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资料中心 > > 印刷工艺技术

胶版印刷中的网点控制(上)
0
已有 0人评分
评论/评分
所需包装币:0 下载次数:0
上传时间:
2013-11-11 21:29:00
0
分享到:
资源简介

胶版印刷中的网点控制(上)

 

      网点是印刷图像的像素,是胶印中吸附油墨的最小单位。它担负着传递原稿的色调和阶调的任务。根据色彩学理论,颜色具有色相、亮度、饱和度三属性。黄、品红、青三原色网点叠加在一起,通过改变网点的大小或覆盖率,便能形成千千万万种不同的颜色。所以一幅原稿无论层次多么丰富,色彩如何变化,只要通过三原色网点的适当搭配,便能模拟出原稿的色彩和阶调。
  在评价彩色印刷品的质量时,网点的复制质量是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其中关系到印刷品复制质量的很多标准,如墨色均匀、网点不变形、印刷品上无重影、墨杠等几乎都关联到网点的控制。
  网点的变化可以引起清晰度和细微层次的变化、颜色的改变以及反差、油墨色调、油墨密度和墨色叠印等方面的问题。虽然已可用电子方法进行一些网点变化的预测和预防,但是,控制网点的变化仍然是保证印刷质量所必须的。
  网点大小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决定印刷的色调,例如,印得很紧密的大网点将形成暗调区域,间距很大的小网点则形成高光区域。因此,网点增大能够极大的影响这些区域网目调和彩色照片的复制,而且对中间调的影响很大。
  正是由于上面提到的原因,我们提出了网点控制的概念,即在印刷复制的整个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上控制网点的质量。由于各个工序间的紧密联系,同时还要注意相互协调呼应的质量控制。
  虽然数字化印刷的名词已经提出多年了,但在现时应用相对广泛的传统印刷方式中,网点信息在设备间转换仍然更多的使用模拟信息传递,也正是因为这种传递是使用模拟信息来实现的,就难免会造成网点本身的信息在设备间出现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变化(如网点增大,网点缩小,网点变形以及网点丢失或是并级)。
  现在我们比较常见的网点印刷(本文提到的印刷方式均为胶印)品复制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原稿→分色(现在主要采用的是扫描或电子分色)→图象处理(包括阶调的调整和压缩、图文混排、分色、加网等,这个过程大多是采用计算机来完成了)→拼大版→出片(曝光,显影,定影)→晒版(曝光、显影、对于大印量也有采用烤版的)→上机印刷→印刷结束。
  以上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工作流程,网点从图像处理阶段形成,一直到印刷完成的整个传递过程,是通过光、软片、版材、印刷机(主要是印版和橡皮布)、油墨、承印物来完成的,但由于设备和技术等很多固有的原因,传递本身的性质决定了网点变化是必然的,加上这些材料和设备本身就具备很多不确定性,导致网点在每一步都无法作到准确的复制和传递,也就是说我们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完全避免网点在这些传递过程中的变化(以上所说的网点变形、网点增大、缩小等)。在实际的生产中,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将网点的变化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能够预知的范围内,同时规范生产流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参数的波动。
  在生产中我们能遇到的网点复制过程中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网点缩小,即相对于网点的上层(上道工序)载体讲,复制得到的网点面积缩小。
    2. 网点增大:相对于网点的上层载体,复制后得到的网点面积增大了,得到的复制品密度变大。
  网点增大又可以分成机械网点增大和光学网点增大。
  “机械网点增大”(也被称作物理网点增大)是网点尺寸实际上的物理增大,机械网点增大最常见的形式是无方向性的,如果过度增大则可能造成糊版。这种增大是由墨膜厚度、承印物类型、高网线数、或在橡皮布和印版之间、橡皮布与承印物之间压力下的油墨转移造成的。
  “光学网点增大”是油墨的吸光特性和承印物的光散特性形成的一种视觉现象。当光照射在非图像区域,即“空白区域”时,光便漫射开来,而网点附近的一部分光则被抑制了。此光由于不能被反射回观察者的眼中而被认为“被吸收”。网点显得比实际的密度和尺寸大些,看起来好象已经发生了网点增大。
    3. 网点变形:复制后得到的网点形状出现了变化,如原本圆形的网点复制后可能变为椭圆的,或是无固定形态的网点。
  以上提到的三个问题,对印刷品的整个复制阶段都有很大的影响。但当我们能够更准确的预知网点在设备间传递所产生的变化后,就能够更有效的在网点发生变化以前对网点将要发生的变化做一定的补偿。打个比方,如果某一印品的网点在复制过程中出现如下变化后:拷贝阳图网点缩小2%;晒班网点缩小4%;印刷网点增大15%;网点光学增大为12%,那么经过简单的数学加减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只要在网点开始传递前就对网点进行21%的预补偿,在传递后我们恰好就会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虽然实际上的网点补偿设置并非象以上说的那么简单,这种补偿和网点变化之间并非仅仅是一个线形关系,而且不同百分比的网点在复制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也不一样,但我们只需要了解以上的补偿关系就足够了,把网点将发生的变化(比较典型的就是50%处网点的变化率)告诉软件,剩下的就可以交给计算机做了。

  上面所说的道理仿佛很简单,但一到实际操作上,我们就会发现由于网点传递中所要涉及到的工种繁多,要真正做到管理上的规范化和操作的标准化其实并不容易。然而这对于印刷品上的网点复制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只有严格执行管理的标准化以及操作的规范化,才有可能在印前的图像处理和网点补偿中作到有的放矢,这也恰恰是很多印刷企业做不到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制版和印刷各做各的,这对于网点的正确复制是非常不利的。
  以下我们将对实际生产中能够遇到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容易引起网点非正常变形的因素进行讨论。

  印刷材料的选择:这其中包括纸张、油墨、橡皮布、印版、润湿液等等。这些原材料的选择往往将直接影响到印刷中网点的再现质量,一个成功的印活不仅仅是我们的印刷品得到一个更好的质量,更应该是在允许的质量范围内实现最小的成本。
  制版工艺的选择:这是一个很大很广的问题,但涉及到网点的复制,最重要的也无外乎网点的形状、加网线数。网点形状的正确选择一来能够对印刷品的表面效果有很大影响,更主要的是要注意每一种网点形状的性质是各不相同的。比如说,方形网点在50%处有一个很大的阶调跳跃,同时方形网点总的网点增大率也是较其他网点大的,所以在对中间调表现丰富的高档印刷品的分色加网过程中不能使用方形,而首要考虑菱形、或椭圆形网点。网点的线数越高,网点印刷品所能表现出来的层次也会越丰富,画面也会显得更细腻,但同时由于整个版面上网点的边长和也会越大,根据网点增大的理论条件,我们知道网点的变化趋势也越大。很多时候盲目的加大网点线数就会导致网点的复制质量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所以实际生产中,我们要根据印刷的纸张、油墨、机器等很多因素的综合条件,来权衡网点的线数。网点百分比相同,网点线数不同的网点增大规律:在网点百分比相同的情况下,且网点增大值相同,网点线数越高,则网点增大率也越大;在网点百分比相同的情况下,且网点增大值相同,网线线数越高,则网点增大的面积百分比也越大。

  晒版:1.曝光。在PS版曝光过程中,由于光渗等原因会造成印版上的网点实际上比菲林上的网点是呈缩小的趋势,一般这个缩小量应该控制在3%~5%以内。不过这个数字并不是没有变化的,由于晒版设备的真空度,晒版玻璃的透明度,晒版时间的控制,版材本身的质量都有很多不同的情况,所以要经常使用晒版控制条来测试晒版中的网点变化情况,然后将数据反馈给印前的图像处理单元;2.显影:有规律的测试显影药的浓度,通过测试的结果来决定显影的时间。如果当显影药疲劳后,仍然采用不变的显影时间,那么会出现网点边缘没有显净,造成网点增大。在晒版过程中有规律的定期检测晒版机的工作情况,和显影条件是必要的,这个过程采用晒版专用的测试条就可以了,并及时的把得到的结果反馈到印前,以便提前进行反应。

信息来源:中国印刷港

 

学习资料评论
评分: 力荐 推荐 还行 一般 较差 很差
您还看过
看过此资料的还看过

©2008-2013   s8p.cn  包装地带网

备案号:粤ICP备120158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