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资料中心 > > 印刷工艺技术

胶印疑难故障判断及排除
0
已有 0人评分
评论/评分
所需包装币:0 下载次数:0
上传时间:
2013-11-11 12:48:00
0
分享到:
资源简介

胶印疑难故障判断及排除

 

 检查、排除胶印故障的方法
  胶印机操作者的最大苦恼,在于印刷过程中产生了故障而找不到产生故障的原因。往往为了套印不准、杠子、重影、纸绉、倒顺毛等故障,不得不停机校车,每次用掉两、三小时是常有的事,有时解决一个故障甚至要用几天时间,工时损失严重。据估计,胶印操作在日常生产中排除故障所用的时间,约占总工时5~10%,比铅印高出一倍以上。这对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出版周期、增加经济效益都是不利的。为此,每一个胶印机的操作者,若能在解决故障方面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对工厂和国家能作更大的贡献。 
  胶印机结构复杂,印刷工艺要求高,加上纸张、油墨的可变因素大,所以操作技术要提高。一般新工人学会操作容易,每当出现弊病或故障以后,要及时找出原因并排除故障,这就比较难了。
  胶印故障产生的因素较多,有时一种故障的产生有几十种可能性原因,如保入录寻找根源,而少走或不走弯路,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有效工时,可采用下述几种方法。 


一、分析法
  胶印故障产生以后,有多种找出产生故障原因的方法,而在各种方法中,分析法找出故障原因的速度最快。 
  所谓分析法,就是根据产生故障的时间、部位、条件、形状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的方法。将这四个方面的主观因素,逐项列出,然后进行综合分析,许多故障能迎刃而解。而在实际生产中,一些操作者碰到故障后缺乏这四个方面的全面分析,以致延长停机时间,造成不必要的工时损失。 
  举例说明如下:某胶印机在工作过程中,操作者发现纸张弓绉而变形,产品是杂志封面,反而两色,正面四色。反面先印刷时纸张正常,反过来印正面,当印刷到第25令纸时,发现纸张拖梢有50mm长的弓绉现象,停机后,经过有经验的人用分析法对各种可能因素进行分析,初步有了结论:
①故障是刚刚产生,说明现在有新的因素导致弓绉。
②部位在纸张的拖梢,有可能是机器因素,也有可能是纸张的因素。
③从纸绉的形状仅50mm多长来看,不可能是机械故障所致。
④再从产生50mm多长弓绉的纸张条件分析,一般在“荷叶边”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但直观纸张非常平整,不可能产生弓绉的。
  这样分析后,否定了机器因素和纸张因素,便集中到一个为什么刚刚产生的问题上来,使人马上想到背面印迹堆沾压印滚筒上的可能性。因为背面印过两色的印件,常因印迹尚未干透而逐渐堆积在压印滚筒表面,这种油墨堆积物既不规则又能越堆越厚,等于在不规则地逐渐增加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的压力,致使纸张在高低不平的平面上受压,于是就产生了拖梢的弓绉故障。经查看压印滚筒,确系墨迹堆积。清洗后再印刷时这个故障就没有了,前后用了十多分钟。
  当然有的故障比较复杂,仅用分析法还不能解决问题,须配合使用检测法和试验法。 


二、检测法
  所谓检测法是利用放大镜、千分卡、吸铁百分表、同径仪、振动示波仪、密度仪等工具和检测仪器,对故障进行观察,对机件进行检查和测量,从而找出故障的原因来。常使用检测法来查找杠子、重影、网点空虚等故障。
  检测法解决故障所需的时间比分析法长得多,一般在采用检测法之前,尽量先用分析法分析,然后集中一两点进行必要的检测,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 
  例如:印刷品上的网点产生虚毛弊病,就整个画面而言,传动侧那一端网点空虚不实,而操纵侧那端网点却完整结实。类似这样的毛病,如何进行解决? 
  经分析可以知道:造成这类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可能是输墨故障,版面图文没有上足墨量:第二可能是压力故障,某个滚筒的调压器自行走动,压力消失。 
  输墨故障的因素包括:版面的一端水分太大;着墨辊的一端在版面的压力轻;着墨辊的一端同串墨辊之间的压力太小;着墨辊表面老化、龟裂等。 
  压力故障的因素又包括: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之间的压力消失;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压力消失等。
检测法应先易后难地进行,因为版面水分太大,机器运转时在灯光下一看便知,先排除了这个因素,然后检查着墨辊同版面和串墨辊之间的压力,使之符合两端压力一致的要求。若着墨辊表面老化、龟裂,则换上新的。墨辊部分正常了,故障仍未解决,再检查滚筒之间的压力,可用电工用熔断丝(20号保险丝)和千分卡轧测滚枕间隙,不用卸下印版和橡皮布,在滚筒的空档处合压轧测,若滚枕间隙超过说明书规定的数值,则调整调压器,使滚枕两端间隙都符合说明书上的要求,即可排除故障。


三、试验法
  试验法即通常所说的“试试看”。一些没有经验的新工人和不具备综合分析能力的人往往采用此法。试验法耗时长,容易走弯路,给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但一旦取得成功,操作者不仅积累了经验,而且也提高了技术。 
  试验法通常对使用新的纸张、油墨、版材等较为有效。但有时印刷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故障,是新工人缺乏经验所致,也把它看成新问题去作试验,这样,往往把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化,浪费了许多工时。 
  总之,对于胶印生产中碰到的各种故障,提倡用分析法和检测法去找出故障的产生原因。碰到复杂的故障,要综合使用分析法和检测法,从而又快又好地去排除各种故障,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有效工时的目的。 


第三节机件异常声音的判断
  作为胶印机操作的熟练技工,要在日常生产中练就耳朵的听觉技能。因为胶印机的零件很多,各种零件在运转中发出的声音,都有固定的音色和节拍,操作者就得去辨别哪个零件发出的声音变了样,从而发现问题。听觉技能对于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转特别重要,因为近代胶印机的大部分组件都封闭在罩壳内,眼睛看不见,手也摸不着,唯一能被人感觉到的,是它在运转中发出的声音,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工作中,留心机件正常时发出的声音,熟听清记。一般操作者,起码要求是做到“闻声查病”,便若停留在这个阶段,显然是不够的,真正有本领的操作者,要力求做到“闻声知病”。这“闻声知病”是一项了不起的技能,连应知应会的条文中也无法订进去。下述为作者在实践中的一些粗略体会。 


一、机罩外的部件在工作不正常时发出的异声
  ①J2108、J2203、J2201型胶印机在反点时,有时会发出“吱--啪哒”的声音,“吱”声比较尖厉,“啪哒”声较响却似乎不大整齐。这是摆动牙牙尖碰压印滚筒空档边发出的声音。或者是收纸咬牙牙尖碰压印滚筒空档边的声音。因牙尖尖锐,反点时刮着滚筒空档边滑动,必然发出尖厉的“吱”声来,闭牙时的“啪哒”声不大整齐,这是因为牙尖有长短,短的先闭牙,长的刮着空档边慢闭牙,所以“啪哒”声不会整齐。 摆动牙尖碰压印滚筒空档边,可调大凸轮的位置或将滚子加大直径解决;收纸牙尖碰压印滚筒空档边,可整体调收纸牙排的运行时间来解决。
  ②滚筒合压后运转时发出“嘭、嘭”的声音,一听便知该机使用的压力太大了。有时发出“咯、咯、咯”的响声,是印版没有拉紧或破碎了。前者需减少滚筒间的压力,后者需拉紧或换上新印版。
  ③纸堆装满纸开印时,输纸机发出尖厉的同每张纸一样有间歇的“吱--吱--”声音,这是小挡纸板(闯齐)碰到了传纸辊。将中间的固脚螺丝松一下,让固脚往下沉一点就能解决。 
  ④纸堆自升上升吸铁“嗒、嗒、嗒”地连续响个不停而纸堆不上升,这是连续吸铁芯子的销子断掉或将要滑出了,应立即停机将连接弄好。 
  ⑤印刷过程中,每印一张纸便发出一次“突-突-突”的声音,这说明某根水、墨辊在印版上的压力太大了。因为着墨辊和着水辊都是橡胶制成的,故发出的声音比较沉闷。要检查一下是哪一根?调节螺丝有否走动?然后调节好。 
  ⑥来自机器的收纸部位下面的“嚓、嚓、嚓”的声音,这是由于收纸链条太长,转弯时牙排的甩力在导轨上产生的,应适当收紧两边的收纸链条。 
  ⑦收纸堆空台板上升太高,顶撞了收纸吸风杆,吸风轮会发出“吱音--吱音”的响声,可将吸风眼固脚向下移动一些,声音应就会消失。 
  以上是常听见的异音和故障排除方法。 


二、机罩内部零件发出的声音
  ①机罩内部零件,最容易损坏的是滚珠轴承,尤以传动侧较多,如摆动大凸轮上的滚子、下套传动部分的过桥齿轮等,都装有滚珠轴承。齿轮上的滚珠轴承损坏后,齿轮在运转中会发出“轰轰轰”的声音,这主要是齿轮啮合不正常,齿侧过量摩擦发出的,一般还伴有“轰轰轰”的声音。当发现上述这些声音后,应打开罩壳作进一步的检查。有时打开罩壳后也一时难以确定是哪个部件,这时可用“听诊法”来确定之,具体方法是:用一把长柄螺丝刀,刀口接触机件,刀柄放在耳旁听,哪一个机件有问题,经刀柄传入耳朵的声音就会异样。用这种“听诊法”,确“症”的比例可说是百分之百,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重复拆装的麻烦。这种“听诊法”还能应用到确“症”其它机件如电机的异声故障上。 
  ②机器突然停车,可确认为硬质螺丝等零部件脱落,而输纸部位的安全保险装置失灵造成的“闷车”故障。如机器逐渐停车,一般为多张纸进入滚筒之间或滚筒轴套等主要部位缺油造成的停机。当以多方查找没有任何障碍物时,可拆开机罩用手逐一摸一摸轴套等部位,发现有烫手或发热部位,即可确认是该部位缺油焊死而引起的。轴套里进入杂物引起的轴套研磨焊死,在现代胶印机上除人工加油部位外,一般是不存在的,因为自动润滑机构都有多层过滤器和过滤网。但个别输油管断裂,堵塞现象引起的缺油停车故障,也时有发生。
  当出现机器突然停车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关闭主电机电源,以防出现烧坏电机等不必要损失。如果发现橡皮布滑出一道长口,而并没有停机,即说明滚筒间轧入零件等物,从滚筒空档处滑落掉到机器坑里,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

 

学习资料评论
评分: 力荐 推荐 还行 一般 较差 很差
您还看过
看过此资料的还看过

©2008-2013   s8p.cn  包装地带网

备案号:粤ICP备120158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