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印品脏迹分析与控制
目前胶印印刷质量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其中,印品脏迹仍挥之不去,这是多年来书刊印刷企业的通病之一。笔者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摸索出了一套控制印品脏迹的方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印品脏迹来源分析
要控制书刊印品脏迹,必须弄清楚形成脏迹的原因,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控制印品脏迹。我们通过鱼刺图统计分析方法(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印品脏迹主要来源于环境、工艺、材料等方面的缺陷。具体分析如下:
1. 胶片自身的脏点
胶片自身的脏点主要来源于两种情况,一种是许多课本的印刷胶片使用年限过长,在流转过程中,如在印刷厂、出版社间频繁调用、储存、拷贝、晒版等,使得胶片上的脏点逐渐增多,而在图文部分的脏点则很难去除;另一种是出片时由于显影液不干净或显影不彻底等,造成胶片有脏迹或发黄。
2. 胶片的涤纶片基不干净。
3. 环境不干净,工作面及空气中的浮尘污染胶片。
4. 贴片用的胶带质量不好,边缘脱胶,胶带痕粘脏胶片,且在晒版抽气过程中吸附到PS版上。印刷时,凡有胶带痕处均带脏。
5. 晒版玻璃不干净或有气泡。
6. PS版涂层或版基有缺陷,由此引起的脏点一般很难去除。
7. PS版上的涂层被擦伤,导致上脏。
8. PS版显影机的显影毛刷弹性及密度不够,显影不彻底,造成PS版局部上脏。
9. 烤版液涂布不匀,烤版后版面水分不均匀,造成局部上脏。
10. PS版上残留的修版膏未除尽,烤版后易上脏。
11. 印刷机水辊、墨辊不平,印刷过程中对PS版有损害,造成PS版带脏。
12. 晒版时曝光不足或显影不足,也可能造成满版上脏。
13. 冲版机的导版辊有结晶划伤,使PS版涂层或烤版机上的导版辊带脏迹。
14. 操作者的技能或责任心不强,对印版去脏不彻底。
15. 印、装、检样等生产过程中有可能造成墨皮、手指印等脏迹。
信息来源:中国印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