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资料中心 > > 防伪印刷工艺

防伪技术综述(1)
0
已有 0人评分
评论/评分
所需包装币:0 下载次数:0
上传时间:
2013-10-31 14:58:00
0
分享到:
资源简介

防伪技术综述(1)

 

        防伪市场概述

        据资料显示,全球防伪市场的年总值为2,000亿美元,国内防伪市场年总值为500多亿人民币。假冒伪劣商品对企业和消费者造成的损失无法估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这个特殊时期,由于人们的观念意识、消费层次,加之利益驱使和地方保护主义,造假和销假活动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存 在和发展。为保护企业和消费者利益,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和企业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用于防伪打假,并制定了完善制度和法规打击假 冒伪劣商品。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防伪由国家行为转变为国家和企业双重行为,防伪行业的从业队伍也迅速扩大,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纷纷驻足这个领域,形成万 马千骑共同防伪的局面。

        这种局面一方面促进了防伪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造成了防伪行业的混乱。由于绝大多数防伪技术是被多家企业或个人掌握,防伪者同时造伪的事件屡见不 鲜。为此,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制订了严格的监管制度和方法对防伪行业进行管理。但由于技术和管理原因,仍无法根除这种现象。造假的规模化、集团化,不但 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还出现了专门为造假者提供防伪标识物的企业和个人。

        防伪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行业。市场同技术的联系非常密切,整个市场又有很多细分市场。不同的商品,不同的使用环境,需要不同的防伪技术,没有一种 防伪技术适用于所有防伪领域。但是,在各个细分市场,最容易形成市场优势,甚至垄断市场的,是那些掌握了最高级防伪技术的企业。在防伪行业,“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的概念,有着非常具体和全面的体现。

        防伪技术的概念

        在我国,防伪技术虽古已有之,但真正学科之形成、队伍之组建乃是近几年的事。查遍国内外有关工具书,尚未发现有收入“防伪”词条者,有关防伪技术的 理论多为散见于刊物上的实用技术,更未见有已出版的防伪技术专著书目。防字具有防范、防备、防御等意义。伪字具有假和诈的意义。二字组成“防伪”这一词 组,意义比较明确,所以防伪技术一词已通俗地广为使用。防伪的英文译名有anticounterfeit,anti-fraud,anti-false, 但均属组合词,而且在查到的英文工具书中都没有这些词组。

        有关防伪技术一词的论述,一般认为“防伪技术是用于识别真伪防止假冒的技术”。在使用防伪技术一词时,大家都能领会,似有共同的语言,但如认真分析,尚有研讨的必要。

        根据概念应反应事物的特有属性,防伪技术的概念可认为是: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开发的一类特殊的用于保护标的物的技术,它具有唯一性(独占性)、难以伪造性和能准确识别产品真伪的性质。现将提出如上概念的依据说明如下:

1.在理解“防”字时,不能仅限于“防止”这一方面,还应包窜其积极斗争的一面。这在有关的词条中已有体现,如防空一词,虽有“防护“的一方面,但 在许多词典的解释中却把“对付敌人空袭采取各种斗争手段”的解释放在前面。所以,我们不能把防伪技术仅限于(用诸种科技方法、产品)提供防伪标识或暗记以 保真,而且还要包含应用种种简易或实验室的方法辨别真假,以揭露伪造、假冒等违法犯罪活动。简而言之,这一概念的核心是“识别真伪(辨假),防止假冒(保 真)”,它体现了防伪的目的与积极意义。

        2.这一概念的开头之所以冠上“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技术”一段,是强调这一技术所依据的理论、技术、工艺、技能等是现代的科技成果及其发展。首 先,当代的伪造、假冒是生产力提高与科学技术发达的背景上产生的,其科技含量可以很高,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真假难辨的程度,所以防伪技术必须技高一筹,变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以治服伪造、假冒活动;其次,防伪技术不应是过去方法的简单重复,而要立足于高科技、新技术,要不断 地更新、变换防伪手段,推出新的、超前的思路、方法、工艺及防伪新产品;再者,当代的防伪已超出单一防伪的阶段,向综合防伪技术发展,应博采众长,集合各 门科学技术之大成,也就是说当今的防伪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互相渗透的边缘技术,所以一家要开展各学科间大协作并形成一个特殊门类的完整体系。

        3.防伪技术不同于其他的技术,它是用于保护标的物难以被伪造的一类特殊技术,首先,它应具有唯一性,这种技术无法从别处直接获得;其次,必须是难 以伪造的,如果要进行伪造,必须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需要有相当长的时间,还必须要提供能力使用者进行准确识别的特征和仪器(多种识别方式:包括肉眼 识别、通过仪器的肉眼识别、用智能化仪器自动识别等等)。防伪技术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附于被保护标的物的需求,防伪技术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击败伪造者,使其 无法实现伪造的目的。

        防伪技术的任务

        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与现代法制相融合,因此可以说,现代市场经济必然是法制经济。在依法对经济实行管理时,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手段监督市场,其中防伪技术即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其任务可分述如下:

        1. 识别真假为揭露伪造、假冒类犯罪活动提供证据。 近些年来,我国伪造、假冒类犯罪日趋严重,伪造的人民币不断由海外流入大陆,伪造、变造各种证卡、护照;伪造、倒卖、盗窃发票的犯罪活动日前猖獗;伪造进 出口货物许可证、出口退税报关单,伪造海关印章及签名走私汽车、机电产品、钢材等物资,给国家财政造成的损失更是巨大。凡是种种经济领域里的犯罪在侦查、 起诉及审判过程中,都需要运用防伪技术检验、鉴定,为定罪、量刑提供法律证据。

        2.研制防伪技术为净化市场提供保真的标识。 在市场经济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诸如伪造、假冒,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及伪造名优商标、标识等非法活动,既坑害了消费者,又毁损 了名优产品,必须用现代科技最新方法制作专一的不易被人他仿制的防伪商标或标识,以确保真品产销厂商的合法权益。

        3. 为政府实施防伪行业管理提供技术咨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由于相应的社会约束机制滞后,管理秩序混乱,社会控制失调,使经济领域里的犯罪有机可乘。为 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同步地完善、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做到依法治理经济。在经济法制的建设过程中必然面临许多具体的技术问题,其中涉及 防伪技术行业立法,拟定全行业防伪技术产品标准以及行业管理、考核、认证和防伪产品评议、鉴定、监制等。

        4. 沟通防伪信息,为政府主管部门决策服务。 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犯罪手段千变万化,伪造、假冒、贩假、售假活动不断变换手法,要对国内外这类犯罪的新动向、新特点了如指掌,必须通过各种传媒、渠 道掌握信息、做出预测,以指导研制超前的防伪技术与制定管理方法,使伪造、假冒活动无隙可乘。

        防伪系统工程学

        由于防伪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的领域日益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专家涉足防伪领域,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系统工种学的一个新的分支——防伪系统工程学。

        防伪系统工程学是研究如何以最有效、最经济的防伪系统保护标的物不被伪造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防伪系统的建立和最有效发挥作用的客观规律,具体包 括:防伪系统硬件的建立,防伪系统管理软件的建立,防伪系统的应用管理,防伪系统的优化选择,防伪识别技术的科研开发,防伪技术产品的生产、营销管理,防 伪系统的性能评估及选用原则,政府对防伪技术发展应用的管理和调控等等。

        防伪系统工程学的研究方法:采用系统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把保护标的物不被伪造作为一个系统,按照防伪的客观需求,分析科研、生产、应用、管理中的各 种有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并付诸实施。防伪系统工程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它涉及现代数学、现代物理、现代化学、机械工程学、电子工程学、现代光 学、计算机工程学及多媒体技术、生物工程学、价值工程学、现代管理学、心理学、收获科学等多门学科。

        一个防伪系统的设计应包括两大部分:防伪技术产品的设计和防伪技术产品的应用管理方法。设计防伪技术产品就是根据用户防伪的客观需要,选择两种以上 防伪技术(其中至少有一项技术应具备较强的防伪功能),将其有效地组合成一个整体,以保证达到最佳的防伪效果。在设计防伪技术产品的同时,必须将这种防伪 技术产品的应用及管理方法一并制定出来,由生产防伪产品的厂家负责指导用户正确有效地应用和管理好。必须选择一项防伪性能较高的防伪技术作为防伪系统的核 心技术,该技术最好具备用配套仪器进行准确检测的加密暗记,对于重要的防伪产品用户而言,应有多项性能较高的技术组合起来,才能达到更有效的防伪目的。

        防伪技术的组合原则是:感官检测的防伪暗记和机器自动检测的暗记相结合,明的防伪特征和暗的防伪特征相结合,将防伪暗记分组设置,形成多层防伪鉴别的结构,以满足将不同类型的人员防伪鉴别的权力分为不同的级别。

        选择防伪技术研究开发项目要以满足防伪应用要求为目标,选择防伪性能可靠,既是唯一独占又难以被同行专家仿制的技术,该种技术生产的防伪产品应较易 批量生产,且产品一致性很好;最好能派生出多种防伪技术性能相同,但互不相同的防伪产品;应能防止使用简单复制的方法进行仿制;最好具有两个以上相对独立 的科研生产步骤,以便于制约和管理;用该种技术生产的产品应具有唯一性;所具备的感觉识别的防伪特征应易于辨别且难于仿制出类似的特征,并具备机器识别的 特征,保证使用配套的识别仪器可以准确进行真伪鉴别;该种技术生产的防伪产品应能牢固地与被保护的标的物结成一体,不会被完整无损地转移;生产的产品应具 较低的成本;防伪产品和配套仪器价格合理,整个防伪系统具备较高的功能价格比;选题对应尽量选择所熟悉的技术和领域进行开发;防伪技术的科学开发最好与用 户紧密合作,共同开发,以利于缩短科研周期,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必须特别注意认真研究解决防范采用简单全拷贝方法进行伪造的问题;尽可能增加技 术含金量,使所开发的防伪技术具有较长的寿命周期等等。

        防伪市场的分类

        防伪行业涉及的市场大体可分为两类:

        1.证件防伪

        证件防伪的市场大多体现在政府机构,如:公安部的身份证、护照等,人民银行的人民币、国库卷等,税务部门的零售、增值税发票等及国务院办公厅的机密文件。

        2.公众防伪(商品防伪)

        公众防伪即商品防伪,顾名思义就是应用在商品领域内的防伪,此领域也为防伪行业的“兵家必争之地”,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如化妆品、药品、保健用品、食品和烟酒,轻工业品等许多产品。

        防伪行业现状

        目前防伪技术产品市场混乱,低性能的防伪产品低价竞争,使高技术、高性能的防伪产品处境艰难。由于防伪是一项新技术,很多用户对此不了解,往往易被 一些貌似新奇的低性能的防伪产品蒙骗,加之经销者自吹自擂,并以低价位为诱饵,使得一些有眼光且热心使用防伪技术的企业家上当受骗。这种低水平的防伪标识 在很短时间内就被假冒,假货借此合法护身符如虎添翼,使厂家花钱做防伪标志后却更受假冒之害。

        纵观防伪市场,为有效的打击假货,“防伪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更新换代,推陈出新。而各种假冒伪劣产品业摩高一尺,倒高一丈,令人防不胜防。仅以大 家熟悉的“激光防伪技术”为例:美国于1993年在世界上首次发明了“激光防伪”印刷技术,在当时,为世界的“防伪”业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这种技术由于 采用了通用印刷设备,设备造价低,制版简单,原材料成本低和技术的简单性,使其在短短的30多年时间内,世界各国已全部掌握并发展应用了此项技术。自 1990年起,激光防伪技术被应用于我国防伪业,由于技术转让费低,投资简单,仅需要3-5万元设备投资即可加工生产,其原料所采用的金属镀铝膜,只需2 -3万人民币就可买到一吨。而印刷制作成产品后,生产技术成本几乎可低到1-2厘人民币/平方厘米,而售出价却可高达到6厘--1分人民币/平方厘米。因 此“激光防伪”产品生产厂家在中国如雨后春般冒出了4000多家,生产线30多条,短短三两年内就得到迅速发展。无疑这些防伪产品的生产厂家在当时,的确 给名优产品带来了一定范围内的防范措施,但同时这些防伪产品生产厂家的泛滥成灾,也给使用防伪产品的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困惑,而且这种无控制的扩散还在继续 不断地进行中。受暴利趋势,目前在国内,使激光防伪标识生产厂家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在这些防伪产品开发、生产或销售过程中能进行封闭管理,上规模的只有少 部分。由此出现了防伪技术本身被模仿,防伪技术被泄露。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化,有些生产防伪产品的企业,丧失职业道德,同时为真假产品生产相同的防伪标识等 等不正常的现象,使本就相当混乱的防伪产品,更是雪上加霜。

        据人民日报调查:在浙江的一个小镇几百米长的小街上,竟有30多家生产“激光防伪标识”的厂家,在广东约有300多家以上“激光防伪标识”生产厂 家。由此,出现了将真品生产企业定购的防伪标识,高价出售给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厂家的奇形现象。在其它防伪产品中也同样存在类似的现象。从而导致,防伪领 域出现了“假防伪、难防伪、不防伪”的现象出现,使“李逵”和“李鬼”难于区分。至此,“防伪标识”没有把假货防住,反而成了假货的一道护身符,使使用防 伪标识的生产企业只能徒增成本,防伪措施型同虚设。因此,为探讨如何“防伪”,国家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有些名牌企业为打假,不惜血 本,投资上亿元,但收效微乎其微。

        市场是把双刃剑,如果不能妥善把握,效益和损失同样使人震惊。假货猛于虎,它给国计民生造成的损失显而易见。虽说防伪是假货的一大克星,但如果高举 “打假保真”大旗的防伪产品也假货横行,那么给消费市场形成的冲击则更为惊人。现如今,防伪市场上的“假防伪”、“不防伪”、“难防伪”的所谓“防伪”产 品大行其道。因此,仿伪行业亟需整顿,“打假”矛头就应首先直指那些“假防伪”、“不防伪”、“难防伪”视觉防伪产品的生产企业。

        那么,在视觉防伪产品中,何谓“假防伪”、“不防伪”、“难防伪”呢?

        1.假防伪----是指那些专门制售假防伪标识的行为,以及同时为真假产品的双方客户生产相同防伪标识的行为。对于第一种行为,由于标识本身纯系伪 造,根本不具备防伪机制,所以,尽管性质恶劣,但查处并不难,只要检查机关与消费者了解真正的防伪技术特征,一经试验,即可辨清真伪。这类根本不起作用的 假防伪标识产品之所以能在现实生活中蒙混过关,关键在于奸商利用了消费者疏于防范的弱点。而第二种行为,完全是少数经国家有关部门核准的防伪生产企业,受 经济利益所驱使,知假助假 、恶意而为。通过这种途径流入市场的防伪标识产品,确属真防伪标识,但真防伪标识用于假货上,无异于给假货穿上了“合法外衣”,对消费者具有“双重欺骗 性”,这种危害与损失更无法估量。

        2.不防伪----是指防伪技术过于普通,不具备唯一性和独占性,且科技含量较低,从而不能起到真正防伪的作用。不言而喻,为防洪水而修筑的堤坝如 果不高不牢,是不能挡住洪水冲淹的。同样道理,为防假冒而采用的防伪技术,如果不具备唯一性和独占性,科技含量不高,同样不能起到防伪作用。油墨防伪技术 和二维的激光全息防伪技术就是很好的例证。油墨防伪技术是在油墨中加入一些特制的化学成分,通过各种光照(紫外线、红外线、白光等)使其发生色变(变红、 蓝、黄等)。二维的激光全息防伪技术是应用激光彩虹全息图制技术和模压复制技术,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一种可视的或不可视的平面图形。正是由于它们技术 含量低,设备不专控,致使仿冒者如影随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使名优产品“防”不胜“防”。给企业和消费者都带来了无可估量的损失。

        3.难防伪----是指防伪技术不易于被消费者识别,难于起到真正防伪的作用。一种好的防伪技术,应具备下述六大要素:
        (1)防伪产品不能以其它通用设备和通用技术生产出来,生产设备和技术必须是独一无二的;
        (2)防伪产品的图案特性,必须是以肉眼能轻易分辨出来,便于消费者识别,而不是用仪器来鉴别;
        (3)防伪产品绝对不能重复使用;
        (4)防伪产品绝对不能在世界范围内购买到;
        (5)企业使用防伪产品后风险是零;
        (6) 消费者购买产品后风险为零,且不承担任何费用。而现在的有些防伪技术,既不方便消费者识别,又需消费者承担一定的费用。如果任凭此类技术继续扩大应用,产 品不断流入市场,只能加剧防伪市场的混乱,误导消费者,同时会使本已失信于民的防伪更加“雪上加霜”。 正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那样,防伪业市场的“提坝”筑之难而之易。来之不易的防伪技术可能因无意的泄密、有意的扩散、管理的疏漏、技术的非独占性、消费 者的识别困难而导致“全功尽弃”,最终失去有效的防伪功能。因此,加强防伪行业的整顿与管理,从根本上杜绝“假防伪”、“不防伪“难防伪”问题,重塑市场 信心,应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打假工作的日益深入,企业的防伪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中国的防伪业任重而道远,人们期盼着真正科技含量高,无法被防冒的、消费者便于识别的、能够有效进行市场监控的防伪技术和产品早日脱颖而出,占领市制高点,给消费者一个“买的称心,用的放心”,真正做到利国利民。

        在当前我国质量状况严峻形势下,为了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要用铁腕抓质量”、“要加大质量工作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事关政治,事关政府威 信,使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的指示精神,更好的实施质量振兴纲要,推进实施名牌战略,积极配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国家工商管理部门,通过全社会共同努 力,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基本上遏制住制假、售假猖獗的势头,维护广大消费者、企业的合法权益,并为政府有关方面提供必要的质量信息。为此,我们提出了利 用现代化技术,对企业出厂产品实行质量跟踪的防伪技术研制课题。

        防伪技术分类

        为规范防伪行业管理,1997年《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17004-1997《防伪技术术语》,规定了防伪技术最基本的通用术语和专业术语,对于规范防伪行业术语,制定防伪行业其它标准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意 义,以达到推动和促进企业贯彻执行防伪行业各项国家标准的目的。

        近年来由于商标商品和证件等的被假冒伪造大量激增,推动了新的防伪技术的产生,这些技术能快速、准确、便宜地揭示一个产品是真是假。一大批新的防伪 技术来到了市场。它们大多数采用了容易用肉眼看出来的方法,或采用了某种特殊的技术能与伪品区别开来的方法。列入了防伪、防伪技术、防伪技术产品、防伪技 术的类别和防伪力度等9条术语;在专业术语方面列入了防伪油墨、防伪印油、印章防伪、防伪全息、防伪纸张、防复印技术、电子创作防伪技术、多媒体防伪技 术、结构防伪技术、原子核双卡防伪技术等10个方面的29种之多。

        一.防伪技术通用术语

        1.防伪:防止以欺骗为目的,未经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或复制的措施。防伪指的是防止伪造所采取的措施。伪造是指下列行为:对于商标产品进行仿造 (包括它们的包装、商标、防伪标识等)来欺骗用户或贸易者,使他们误将假品当作真品;或对于证件、证券或文件进行仿造(包括它们的封装、签名、印章、防伪 标识等)来欺骗公民,使他们误将假证件、假证券或假文件当作真证件、真证券或真文件,因而伪造是一种以欺骗为目的的仿制或复制的行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 措施打击假冒伪造案件,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发展多种多样的防伪技术来保护证件和产品,使它们难以被假冒伪造。

        2.防伪技术:为了达到防伪的目的而采取的,在一定范围内能准确鉴别真伪并不易被仿制和复制的技术。一般来说,防伪技术应具有下列特点:难以复制和 仿制,设备投资大,防伪产品本身价格合理,易于检验,制作在产品上的防伪标识不能去除下来重复使用等等。本国家标准中首先列入了防伪油墨、防伪印油、印章 防伪、防伪全息、防伪纸张、防复印技术、电子创作防伪技术、多媒体防伪技术、结构防伪技术、和原子核双卡防伪技术十种技术及其有关的术语。

        3.防伪技术产品:以防伪为目的,采用了防伪技术制成的,具有防伪功能的产品。例如各种具有防伪性能的防伪油墨、防伪印油、激光全息防伪标识、防伪纸张、防伪条码、防伪用计算机芯片、防伪专用的防伪标识卡和检验卡、解码卡、检验设备等等。

        4.防伪技术类别:按防伪技术难易和复杂程度划分的类别。

        第四类防伪技术:一般的防伪技术。

        第三类防伪技术:在一般的防伪技术基础上经过适当加密处理的技术。

        第二类防伪技术:采用了多种学科的防伪技术并经过适当加密处理的综合防伪技术。

        第一类防伪技术:采用了极难仿造的防伪技术。

        防伪技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例如按防伪技术所属的学科来分,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光学的、电学的、电子学的、原子学的、原子核学的等 等,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从学术的角度来区分。从实际应用来看,用得较多的是按防伪技术难易和复杂程度划分的类别,即上述的四类防伪技术。

        5.防伪力度:识别真伪、防止假冒伪造功能的持久性与可靠程度。可按防伪技术的仿制难度、防伪技术的类别、检测手段的先进程度、保持防伪性能的最低时间等指标来进行评价。各种评价的等级可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为最高级,D级为最低级。

        仿制难度:指所采用的防伪技术可能被仿制的年限,可分为A级、B级、C级、D级四个等级,A级为最高 级,D级为最低级,具体年限根据不同防伪技术专门制定。

        防伪技术的类别:见上面4。

        防伪技术检测手段的先进程度:可分为A级---高技术专用检测仪器,B级---先进的检测仪器,C级---一般的检测工具,D级---感官检测。A级为最高级,D级为最低级。

        保持防伪性能的最低时间:指所采用防伪技术性能失效的年限,可分为A级、B级、C级、D级四个等级。A级为最高级,D级为最低级。具体年限根据不同防伪技术专门制定。

        二.防伪技术专业术语

        1.防伪油墨:具有防伪性能的油墨。防伪油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防伪技术领域,应用面极广,涉及到许多学科。它是经过专门研制的在油墨中加入一些特别 的物质而具有防伪功能的一种特殊油墨,应用于印制防伪印刷制品。它的配方、工艺均属机密,应严加管理;它的产品也应定点、定时供应给指定的厂家,设专人定 机使用,严防扩散。

        1)光敏防伪油墨:在光线照射下能发出可见光的油墨。这里所指的光线有:紫外光、红外光、太阳光等可见和不可见的光线。

        A.紫外荧光油墨:在紫外光(200-400nm)照射下,能发出可见光(400-800nm)的油墨。通常指的短波紫外线激发可见荧光防伪印刷油墨,激发波长为254nm,长波紫外线激发可见荧光防伪印刷油墨,激发波长为365nm。

        B.日光激发变色油墨:在太阳光照射下,能发出可见光400-800nm的防伪印刷油墨。这种油墨从应用来看是由于太阳光作用而变色,实质上也是受紫外线照射而变色的。

C.红外防伪油墨:利用红外线(700-1500nm)有不同的吸收特点匹配制成的一种油墨,并能通过仪器检测或识别其印记。 把一对对于红外线具有不同吸收特点的物质加入油墨中制成。应用红外油墨印刷而成的制品,在普通光下无任何反应,而在红外光检测下,可观测到相应的信号或图 文。

        2)热敏防伪油墨:在热作用下,能发生变色效果的油墨。通常又分为可逆和不可逆热变色防伪油墨;通常所指的变色温度为34-100摄氏度。手温变色 防伪油墨是热变色防伪油墨的一种,指在34-36摄氏度温度作用下,能发生变色效果的油墨。热致变色的原理是在加热情况下使变色化合物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 变化带来自身的吸光性变化。

        3)压敏防伪油墨:在压力磨擦作用下,能出现颜色的油墨。在油墨中加入特殊化学试剂或变色物质而制成。用这种油墨印刷成的有色或隐形图文,当用硬质 的物件或工具磨擦、按压时,即发生化学的压力色变或微胶囊破裂染料显漏而出现颜色(红、蓝、墨、绿、紫、黄等)。可根据用户的要求选择显示的颜色并设计暗 记。

        4)磁性防伪油墨:采用具有磁性的粉末材料作为一种功能成分所制作的防伪印刷油墨。它是最常规应用的防伪油墨,其突出的特点是外观色深、检测仪器简单,多应用于票证防伪。

        5)光学可变防伪油墨:采用能发生光学干涉作用的多层光学薄膜片状粉末作为分散料所制作,印记在光线入射角分别为90摄氏度和30摄氏度时,颜色完全不同的油墨。这一技术极为复杂、昂贵,能生产的国家很少,在外国钞票上已有采用。

        6)防涂改防伪油墨:对涂改用的化学物质具有显色化学反应的油墨。

        2.防伪印油:具有防伪性能的印油。它是在印油或印泥中加入一种荧光物质,当用紫外线照射时,会呈现出鲜艳的彩色荧光,一般无色印油呈有色荧光,有 色印油则呈现出与外观可见颜色有差别(或颜色相近但强度增大)的荧光。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渗透印油是指具有防伪功能、注入在印模内、在适当压力下能自动渗出 来的、印迹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发出荧光的印油。

        3. 印章防伪:在制章时采用的防伪加密技术。印章是执掌权利与兑现物资或货币的主要凭证,在我国社会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防范并打击伪造印章的犯罪活动, 近些年在我国出现了一些印章防伪技术。由于国务院对公章的形状、尺寸、印文字体、图案均有规定,所以现有的防伪措施,基本上是在不改变上述印章图文规范基 础上使印章图文复杂精密化,增加伪造难度;采用先进工艺代替手工刻制印章;采用防伪印油和印泥;应用章体和印油相结合的新型印章等等。 例如从微观上改变标准字体的某些特征或将手写印章字体重新整理建立印章专用的激光雕刻字库;在不改变现有印章图文规定的前提下,重新设计子面、边线等参 数,变动文字字高,倾斜度、纵横缩放比例、笔道宽度等细部特征;对五角星的边线进行调整,改变或严格规定其位置以及图文间的相对位置。在五星上制作随机防 伪曲线或特征性花纹、暗记;增设随机点、网纹,在环线上,随机或按表盘时针指点的位置设定缺口并可编码;增设一体的或分体的陷形代码、条形码、暗记,甚至 指纹、照片与图文密码等等。隐形图文需在紫外线下显现、判读。上述雕刻特征的制作精度应达10um。编程后可用计算机管理并进行自动识别。

        关于印油与印泥防伪,主要是荧光防伪印油印泥。其中有彩色的与无色的,前者根据加入的色料不同,肉眼可见有红、蓝、黑三种颜色,或略有乳白色,故只 用于隐形标志上。二者均需在紫外线灯下观察。印鉴已用于计算机存储管理,还可局部或全国联网。印鉴计算机自动识别系统及相应的软件已有成品进入市场。

信息来源:戈德防伪

 

学习资料评论
评分: 力荐 推荐 还行 一般 较差 很差
您还看过
看过此资料的还看过

©2008-2013   s8p.cn  包装地带网

备案号:粤ICP备120158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