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窜货防伪包装盒专利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窜货防伪包装盒及其使用方法。
主分类号为:B65D5/00(2006.01)I;
分类号为B65D5/00(2006.01)I;B65D5/62(2006.01)I;G06Q90/00(2006.01)I。
背景技术
现代企业在产品大都通过多级分销的形式销售。企业通过设立一些限制性条款,在各地选出有实力的经销商作为该地区的独家代理商,企业只向该独家代理商供货;由独家代理商向下级代理商或消费者供货。各个地区的销售环境有很大差异,企业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根据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社会购买力以及竞争环境等因素,通过签署商业代理合同,为不同地区独家代理商制定出不同的供货价格。经济发达的地区供货价格要高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供货价格。这种现象在医药领域尤为明显。但是少数独家代理商把企业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低价供货转到经济发达的地区高价卖出,牟取暴利。这种行为被称为窜货(或串货),其危害主要有:
① 人为地抬高了该商品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零售价格,甚至造成该地区供货紧张,损害了该地区的普通消费者的利益;
② 违反了双方的合同约定,直接损害了生产企业和其它独家代理商的利益,打乱了生产企业已有的销售体系,严重影响了其营销运作,甚至造成企业运转困难,无法生存,最终影响到全国消费者的利益。
目前,为防止代理商窜货,生产企业大多采取在产品包装盒外壳上喷涂防窜货标识——产品流水码、代理商代码、地区代码或其他标识;或者外壳上加贴上防窜货标签的方式。这一方面会增加产品成本,加大企业负担;另一方面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窜货者除去防窜货标识或防窜货标签,(防窜货标签可以揭去;防窜货标识可以用普通化学溶剂涂改)。生产企业就无法追溯到商品的原销售地区和销售商,也就无法真正达到防窜货的目的。而涂改过的或者撕去了防窜货标签的产品,根本算不上假冒伪劣产品。
对于窜货行为,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工商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及其他执法部门,都师出无名。要杜绝这种行为,只能靠生产企业自己。但是,生产企业又缺乏有效的手段。
2006年9月20日公告的、公告号为“ CN2818343”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防伪防窜货包装盒,该防伪防窜货包装盒起到了很好的防窜货作用。其核心在于把防窜货标志设置在刮刮涂层下方,而刮刮涂层上又印制上商标、生产日期等其他内容,窜货者要篡改、消除防窜货标志,就不可必免地要破坏产品外包装。我们知道没有商标、没生产日期的产品是不能上市销售的。这样消除了窜货者篡改、消除防窜货标志可能。尽管这样的包装盒成本较高,但仍受到众多企业、特别是医药企业的欢迎。上述特点是其优点,也是其缺点。由于查验防窜货标志,会对包装盒外观造成不可恢复性的损坏,所以查验后的产品不能再上市流通,只能作废品处理,造成很大浪费。
成本高、查验后产品变废品是该防伪防窜货包装盒的最大缺点,而且刮刮涂层表面粗糙,且其配方中含有重金属,限制了该产品的推广和普及。
另外,现有防伪防窜货包装盒及其使用方法只能起到防窜货防伪的作用,不能防止商家过期销售(即销售过期商品)。
信息来源:中国包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