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印刷挂上品牌 成撬动经济文化发展杠杆力量
近日,笔者应邀参加了一个圆桌论坛,论坛的话题是“金融危机重压下的品牌魅力”。品牌因已经被市场肯定、被用户拥戴,而必然地占据了更广阔的市场。因此,金融危机下,企业更应珍惜品牌、保护品牌,并且以创造的力量推进、延伸品牌的魅力。
塑造一个品牌,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几代人;毁掉一个品牌,却可以在一夜之间。三鹿奶粉事件给大家的教训是深刻的。金融危机可能会给一些企业带来资金链的紧张甚或断裂,从而危及正常的生产运转。但无论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如果为了度过财政危机而压缩不应该触动的质量成本,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忽略一些“隐性”的质量问题,都将毁损品牌,丢失客户市场。
好品牌“酒香四溢”,十里八乡“慕名而至”,金融危机下更要彰显品牌效应。印刷业通常被认为是加工服务业,当今印刷技术已使行业印制质量普遍提高,质量因素已不再是品牌建设的唯一指标,在没有独立产品的加工行业树立品牌尤其不易。有人说:“全球每3件出口服装中就有1件是‘中国制造’,但在欧美国家却很难找到1件中国名牌服装。”中国制造业的根本弊端,是没有自己的个性设计和创新产能。个性创新,是品牌诞生的能量源。如雅昌,它精美的艺术品印刷确实缔造了一个富有魅力的“印刷文化品牌”,从而使它历寒冬而不衰。
人类经济生活到目前为止经历了3个阶段: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而服务经济的纵深发展就是满足大众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反映到生产上,就是满足个性化定制。而个性化定制要想成为品牌,必须具有规模化能力,使“个性”呈现“规模化”。电子商务使得这种生产成为可能。
树个性化定制的品牌,难度肯定是相当大的。哪家高级豪华饭店能像肯德基、麦当劳那样批量生产?而越是高级的个性化品牌,越是包含了“唯一”的特质——这一点在服装、首饰行业中已经有所显示。
“个性定制”品牌对企业的要求是相当高的——特殊产品,别人不能做的我能做;时间人工,别人成本高的我成本低;创新材料,别人想不到的我能想到;电子商务,别人不适应的我能适应……个性化品牌效应在这多种能力的组合中诞生,是对企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资本能力的全方位的考量。个性化成批定制服务,将是服务品牌的终极目标。这不只是笔者的一点臆想推断。当然,任何一种服务都离不开市场的需求,“开发市场需求”才能使个性服务品牌拥有存在的依据。
走过服务经济,人类的经济生活会是什么状态?20世纪60年代,美国姑娘莫妮卡的母亲过生日时,莫妮卡的外祖母花一两毛钱买来做蛋糕的材料自己做蛋糕;80年代,莫妮卡过生日时,莫妮卡的母亲花十几美元给她买了成品蛋糕,并开了生日宴会;21世纪,莫妮卡的女儿过生日,“迪斯尼俱乐部”为他们安排了“乡村老式农场体验活动”,十几个孩子放羊、拾柴、酿酒、在乡间森林里玩耍……莫妮卡为此付了大约150美元。人生最美妙的东西并非物品而是精神体验——这是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对“体验经济”的一段描述。
今天,规模化个体服务尚未成型,跨越现实之网去窥探网外经济不免落入纸上谈兵。但“体验经济”给予我们的启示不可忽视:印刷能否以品牌为基础,创造出以“印刷体验”为名目的经营方式,来延伸印刷文化的内涵?头两年雅昌曾经搞过“企业旅游”,将印刷企业的发展纳入当地文化旅游的项目。这已经颇有点“体验经济”的味道了!
缔造印刷业品牌行动,为我们的印刷服务加工业展开这样的愿景:超越目前在世界格局中所扮演的“加工制造者”角色,向着更高端、更多元化提升,突破现有行业格局,使印刷在服务行业中成为“品牌行业”,像印刷术对人类的贡献一样,让印刷成为撬动经济文化发展杠杆的更重要的力量。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