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好进出口贸易平台 打通印刷产业链(上)
备受业界关注的“第十六届上海国际印刷包装纸业展览会”(2008上海国际印包展)和“2008上海国际印刷包装产品交易会”将于2008年7月2日—7月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上演。而作为本届展会的合作媒体CPP114—中华印刷包装网的记者采访了本届展会主办方世博集团上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定国先生。
由于和现代展览公司多次合作,大家也算得上是老朋友,因此记者上来就直奔主题,问起了张先生为何对印刷展览情有独钟,而且做了15年之久,同时每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张先生毫不避讳的“揭”起了老底:“这应该说是一个契机吧。15年前正好是改革开放15年,当时户外广告发展很快,因此喷绘当时大行其道,同时我们公司举办广告展就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公司当时的宣传册、会刊、杂志等等都要拿到深圳去印,这样很麻烦,比如当时校对菲林就要跑到深圳去。究其原因就是当时上海在印刷方面当时的硬件设备跟不上。而我们本身就是做展览的,展览就是一个买方和卖方的交易平台,我们当时就想到了把广告和印刷一起来做。这样当时就觉得举办一个这样的展览会对于上海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契机。在这里不禁要提下一家公司,是美国的威特公司,当时第一届办这个展览的时候,这家公司来了3台机器,当时全部卖了出去,因此直到现在一共十五届,每届都来,从来没有断过。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呢?是想说明下,通过这15年来的努力,印刷、印前、印后、包装、纸业等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特别是印刷,印前和印后产业应该说是取得的成绩是不错的。从哪一方面可以看出呢?过去第一届的时候主要是以国内进口国外设备为主,也因为这样我国的印刷业发展也非常快,但是我们可以从展会看出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出口也在逐步逐步的增加,现在我们的展会基本上是进出口持平,也就是出口的机器也上来了、在进口的同时我们也在卖给外国人机器。这对于民族工业来说应该是一个不小的好事。前几天在和上海印包集团的负责人聊天时就谈到,他们的出口占生产比例的多少,他们说原来是20%,但是现在在扩大,预计这两年可以达到50%。这也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业的进步,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科技力都在提升,而且这个提升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人家在升我们也在提升,但是我们的提升速度要比人家快,否则我们还是要落后人家很大,这样外国怎么会选择我们的机器呢?”
“时代在变,我们自然也要变,于是3年前我们提出了我们的口号,我们要做进出口贸易的平台。为什么提出这个口号,以喷绘机为例,15年前都是进口,之后是国产消化、吸收,现在开始反扑,开始全面的出口。这也是为什么本次展会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因为我们的出口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一个进出口平台。所以一方面我们的平台提供一个引进的机会,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另一方面我们提供一个出口的平台。希望我们的产品走出去,我国的民族工业走向世界。”
记者这时将准备好的另一个重磅问题抛了出来:当问到本次展会将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所有展馆租下来,并且仅包装印刷展的展览面积就达五万平方米是否过于冒险?张经理笑道:“不错,这次展会可以说是非常的盛大,我们包下了新国际展览中心的全部场馆,这在新国际展览中心也是不多见的。去年的工业博览会是九个馆,今年是十个馆,但是我们通过这么小的一个行业我们可以包十一个馆,说是冒险也不算为过,可是我们前面提到了我们主要是为我国的民族工业提供一个进出口的平台,因此会来很多国外的专业观众。中国的企业要生存,一方面要抓住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就是要开拓国外市场。例如东欧、中欧、东南亚、中东、印度等地区和国家。因为第一世界我们国家可能还和人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第三世界国家我们就有很大的市场。所以我们现在做展览会主要还是进出口平台,一方面引进国外的,一方面我们出口。同时我们在包装印刷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说我们的耗材,国外的耗材需求量比较大,所以他们需要国内的供应商。广告方面也是,印刷方面也是如此,例如广告方面,国外专程来这个展会的就有一万多个观众。所以我们特别注重这些国外的观众,因为这些观众是我们的生命。展览就是一个买家和卖家的平台,如果只有卖家没有买家那么这个展览无论怎么大,无论怎么全都是一个空架子,空有其表而已,所以我们最大的优势也是在于此,因此我们觉得同样做,就要做大更要做好!有了品牌后才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信息来源:中国包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