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资料中心 > > 印前工艺技术

打样领域的色彩管理(下)
0
已有 0人评分
评论/评分
所需包装币:0 下载次数:0
上传时间:
2014-2-24 16:18:00
0
分享到:
资源简介

打样领域的色彩管理(下)

 

合同打样的要求

  虽然印刷客户有很多种打样可以选择,但本文讨论的重点就是合同打样——这对印刷买家和印刷厂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这种样张能够起到合同的作用,所以它对色彩管理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种打样系统具体的色彩管理要求。

  色彩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这些概念经常会让人感到迷惑。准确性指的是某一个特定的样张与理想色彩之间的接近程度。想想你车里的测速器吧!如果它是准确的,那么当它显示你的速度已经达到90英里/小时了,你可能就真的超速了。

  可重复性衡量的是某些东西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稳定性或一致性。在这两个因素中,可重复性比准确性更加重要。如果打样系统不能准确印刷出你想要的颜色,但它总是能生产出相同的效果,那么你慢慢也就会习惯了,甚至能预测出打样到底会是什么样子。但是,如果打样的效果不能重复,或者不能保持一致,那它的准确性也就无从谈起了。

  我们对汽车的分析能够体现出了可重复性的重要性。也许你知道自己的测速器是不准确的,但它是可以重复的。比如说当它显示的速度是45英里/小时的时候,你知道自己的实际速度已经达到了55英里/小时。如果它每天都是这样,那么当你把车开高速路上的时候,只要测速器上显示的速度不超过45英里/小时,那你就不会被开罚单。但是,如果测速器的性能不够稳定,那么当它在第二天显示速度为45英里/小时的时候,你的实际速度可能已经超过了65英里/小时。

  打样既要求准确性也要求可重复性。打样的准确程度直到今天仍是业内人士讨论的热门话题。正如你在IPA和其他行业展会上所看到的那样,制造精良的打样系统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精度。有些设备制造商甚至声称自己的打样容差在2 个Delta E以内。尽管如此,当你评估一个系统的可重复性并试图把它与多个系统整合在一起的时候,由于每一个系统都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打样的准确性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试想一下,如果在十个地方有十个打样系统,而且每一个系统都有2 个Delta E的误差,那么加起来会产生多么大的误差啊!

  验证标准:让每一个合同样张都达到某些特定的标准对印刷生产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虽然这种理念对很多人来说是都比较陌生,但它是每一次印刷生产最基本的质量控制手段。拿汽车来说,驾驶执照就是警察手中的雷达枪。它决定着你的表现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客户和印刷厂也许很难确定自己到底应该选择哪一种标准,但验证程序是任何一个生产过程都不能缺少的。

  当地和远程打样以及各地打样的匹配:在拥有多个分散系统的打样环境中,打样地点必须保持稳定。随着印前系统的升级、宽带网络的普及以及全球化的出现,远程打样系统也就成为了印刷厂保持竞争优势的一大法宝。

  在软件、硬件和技术服务的大力支持下,内容供应商可以在当地通过远程打样系统修改和确认最终的印刷内容和彩色打样,而不必亲自跑到印刷厂去。这个过程非常快,它不但能节省快递费,而且还能让印刷买家在付印前的最后一分钟修改文件中的内容。在当今市场上,由不同地方的印刷客户、广告代理商和印刷服务供应商展开合作的现象已经变得相当普遍了。

  在这种情况下,就有比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更重要的因素等得我们去考虑了。

  设置一个本地打样系统相对比较容易,你可以定义自己的色彩标准、打印测试图表,看它能否达到你所制定的标准。但是,把想把这种形式扩展到多个系统——并摆着或遍布全世界——那它的成本和复杂性可就大大增加了。

  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最简单的情况。在一般情况下,远程系统的操作人员基本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色彩管理培训,而且他们不知道自己对环境做出的改变到底意味着什么。也许有人会说:“哇,这个屏幕打样看起来比刚才好多了,因为我调整了显示器的亮度和反差。”

  如果你使用的是以显示器为基础的远程彩色打样解决方案,那么就会对周围环境和硬件产生非常严格的要求,特别是要注意控制显示器的设置,以便创造一个理想的软打样环境。正因为如此,屏幕打样目前更多地是被用在排版和内容校正阶段。它能让印刷厂在生产初期向客户发送草稿样张,因此不会让客户在制版才知道印刷品最终的样子。

  硬拷贝远程彩色打样对环境和工具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举例来说:分色校准和特性化描述文件的欠缺可以使远程打样变得更加复杂。要想在多个远程 ICC打样系统上获得高质量的合同打样,每一台打样机的特性化描述文件都必须得到优化,甚至有时还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手动调整。这种模式本身就很容易出现错误,占用的劳动力多,而且管理起来也比较困难。幸运的是,我们现在已经找到了可以替代它的解决方案。

  用户环境和技巧:当打样系统仅限于在印刷厂内部使用的时候,事情就变得比较简单了。好的印刷厂一般都拥有掌握色彩知识的技术人员,打样机与印刷机之间的距离也比较近。如今,随着打样在整个工作流程里的渗透,很多用户,特别是那些在外地的用户就很难具备这些先决条件了。而且,很多公司都试图在不同的生产环境中使用相同的产品。

  一个成功的解决方案首先就要从对环境进行准确而客观的评估开始做起,无论是在本地还是在外地。用户是否具备色彩管理知识并充分重视系统的一致性?他们是否对周围环境进行了足够的控制,例如照明、温度和湿度?他们的网络是否具有足够的带宽?谁将负责安装和维护打样系统?谁会知道系统何时需要保养或具备先进的保养技巧?样张将如何确认?用户是否愿意对色彩功管理系统进行投资——建立一个系统并对其进行维护?

  一个得到良好监控的系统可以应用到多种领域和环境中,但随着打样地点的变化,上述变量也将不断影响着色彩之间的一致性。

    

协调标准

  鉴于如此广泛的行业标准,一个打样工作流程能否获得成功主要取决于统一标准的确定和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程序与这个标准的匹配程度。

  在全球印刷市场上,不同的印刷厂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标准和工作方式。同样道理,人们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创建印刷内容。一篇在三年前写好的文章可能是根据一种标准印刷的;一本杂志可能是人们根据另外一种标准来设计的;一个广告代理商可能会根据第三种标准来制作自己的广告;而一个印刷厂可能会用第四种标准来进行印刷。无论是公认标准、非官方标准还是内部标准,你都要有能力去处理。那么你有该如何去管理它们呢?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把文件转移到你自己的彩色空间里,并按照目标空间做出打样。比如说,如果你得到的标准是符合SWOP标准的,但你通过打样发现印刷机的品红单元印刷出来的颜色有些不足,那么你就可以通过调整这个单元的印刷文件来弥补这种差异。你的原始打样(在进行色彩转换之前的)能够反映出品红色的不足。而转换后的文件显示的就是校正后的最终效果。

  让标准发挥作用:把设备与特性化描述文件连接起来。

  要想在两个不同的打样系统上输出一个相同的文件,那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对这两个系统分别进行校准、编辑和特性测试。想象一下每一个制造商为不同机型配备的打印机驱动,确定它在离开工厂后是如何来到印刷厂的。在系统得安装过程中,每一个打印机都应该按照大家公认的标准进行重新校正。因此,即便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彩色标准或打样目标,系统也能很好地进行协作。

  操作人员应该定期打印测试样张,并用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测量,以便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其进行校正。这一点是无论如何都要做到的。所有设备都应该被调整到同一个标准状态,这样它们的表现才能保持一致,生产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也就得到了保证。

  但是,这种方法同时又切断了数字打印机的校准与印刷机的特性化之间的联系。对于每一个给定的油墨/纸张/印刷条件,印刷机都要创建一个特性化描述文件,或经历一个特性测试过程。只要改变一台印刷机的特性化文件,就意味着要对同一个网络中的所有印刷机/打印机的特性化文件及进行修改,并且会对最终的印刷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低回报的校正方法。

  创建独立的打印机特性化文件,并对所有打印机使用相同的印刷机特性化描述文件,能够确保打印机始终与特性化文件被创建时的彩色空间保持一致。因此,只要使用相同的纸张、油墨和设置参数,属于同一个打印机家族的任何一台喷墨打印机都能随时随地地与其他打印机进行匹配。请记住:整个打样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与耗材的质量和操作的一致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关键就是要经常对设备进行校准,并尽可能使用最好的承印物、油墨和技术服务人员。

  在使用分散的设备特性化描述解决方案的时候,远程终端只要能接收到打印机的特性化描述文件并保证输出设备始终处于特定的容差范围内就可以了。

  这种校正方法能够使打样系统在不同的地点呈现出相同的彩色效果。如果想在较长的时间内获得相同(容差非常接近)的打样效果,或者使不同地方的打印系统实现准确的色彩还原,那么掌握这种校正方法是最为重要的。

  如果印刷厂能在采用行业标准的同时,明确地将打样系统的校正、特性化测试和编辑程序区分开,那么它们就完全没必要引进色彩管理专家。如果需要使用定制的印刷机特性化描述文件,这需要让色彩管理专家生成一个经过优化的彩色特性化描述文件就可以了。在远程打样的情况下,这个特性化文件可以被发送到所有远程地点,从而极大地简化了达到和保持色彩一致性的过程。

  鉴于上述要求和打样系统,特别是远程打样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潜在的远程打样用户使用都没有勇气做出尝试。他们害怕操作“复杂”的测量仪器,不愿意面对校正输出设备的压力以及创建复杂的特性化描述文件。这一切都阻碍了远程打样系统在印刷业中的推广。幸运的是,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逐渐消除了这些障碍。

    

      惠普公司推出的Designjet Z2100数字打印机就对远程打样进行了重新定义。在内置光谱分光光度计的支持下,它可以自动执行远程校准程序。此外,只要能提供足够的网络带宽,这款打印机就能作为一个独立的设备在远程地点进行使用——不需要与当地的计算机和外置的光谱分光光度计相连。而且由于其内置的光谱分光光度计能对每一个样张进行检测,所以这款数字打印机还能为用户节省大量的设备和劳动力成本。综上所述,Designjet Z2100数字打印机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打样解决方案。

  这个系统的优点有:它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生产出的每一个样张都是高质量的合同打样;能随时随地在任何一台惠普Designjet Z2100打印机上进行重复打样;在用户不具备色彩管理知识的情况下,也能很容易地生产出符合行业标准的样张;打出的错误样张少,能降低打样的劳动力和材料成本并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过去,要想在远程地点校正一台打印机,用户必须要购买打样程序,或用主机系统打印测试样张,并把其发回到主机公司的办公室里去进行测量。要想提高打样系统用的可重复性,就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错误。如果出现了校正失误,不但会浪费宝贵的生产实时间,而且还会打击用户的信心。既然如此,远程打样用户为什么要为了校正远程数字打印机而专门去购买一个打样程序呢?

  而惠普新型打印设备则是一个经过了色彩管理的打样解决方案,它能让远程地点的用户在不购买或安装彩色打样程序的前提下对他们的数字打印机进行校正。在内置光谱分光光度计的帮助下,这个主机软件系统能够完成所有工作。

  色彩转换

  在当今的美国市场上,大多数印刷厂都没有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生产。正因为如此,在按照印刷机的彩色空间去准备和打印样张也就变成了很困难的一件事情,除非你知道这个活件将会在哪台印刷机上印刷并能获得这台印刷机的特性化描述文件。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印刷机都按照同一个标准印刷,然后根据这个标准准备所有的印刷文件。但是,我们都知道每一台印刷机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你是愿意生产出一个符合标准的样张,然后把它交给印刷机操作人员去进行追色,还是愿意创建一个适用于所有印刷机的打样彩色空间?

  其实,前面提到的这两个都不是最佳选项,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创建一个用于编辑和储存印刷文件的标准彩色空间,然后在充分考虑输出设备特点的前提下,用色彩转换工具对印刷文件进行优化。

  但是,很多色彩转换和特性化工具实际上都不能进行准确地转换色彩。它们常用的三维彩色空间(例如CIE 、LAB和LUV)都缺少关于黑色(第四色)通道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恰好就是实现精确的色彩转换所必需的。

  一个优秀的色彩管理系统能将CMYK数据从一个标准——既可以是GRACoL或ISO这样的行业标准,也可以是内部标准——转移到另外一个行业或内部标准里,同时还能保留黑色通道的特征和原始数据的完整性。这能让用户根据一个统一的标准对接收到的不同图像数据进行规范。同样道理,他们也可以输出数据进行优化,使其适用于不同的输出流程、印刷流程及印刷条件。一个印刷活件的彩色空间连同它对印刷流程、印刷机、油墨和纸张的特定要求可以随时被转移到另外一个彩色空间里,并在完全不同印刷条件下复制出准确的色彩。举例来说,SWOP胶印数据可以被自动转换成PSR凹印数据;一个胶印活件可以被转变成一个激光彩色印刷活件;一个Powerpoint演示文件同样也可以被转换成一个销售点广告。

  总结

  打样和色彩管理的目的就是让打样机和印刷机实现准确而可重复的印刷生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必须设计和实施一套能够满足打样工作流程的实际需求的可行性方案。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准确性、可重复性和总体拥有成本的角度来对一个打样系统的好坏进行评价。

  将打印机与印刷机的特性化描述文件区分开有助于减少在多个站点之间匹配样张的时间。新设备的出现不但能进一步提高打样程序的自动化水平,而且能使远程打样被更多没有色彩知识或经验的用户所接受。

  对印刷厂和印前专家来说,彩色标准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由于业内目前存在着很多标准,所以用户必须要面对彩色空间的转换问题。幸运的是,现在有很多新的工具可以简化打样流程并改善交叉标准(cross-standard)的效果。

  归根结底,打样的目的就是要把色彩转移到页面上。

信息来源:互联网

 

学习资料评论
评分: 力荐 推荐 还行 一般 较差 很差
您还看过
看过此资料的还看过

©2008-2013   s8p.cn  包装地带网

备案号:粤ICP备120158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