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浪潮中的数码打样(上)
CTP(Computer-to-plate)技术出现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这个时期是直接制版技术研究的初期阶段。所以在此期间,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制版质量方面,都不很成熟。到了九十年代,设备制造厂商与印刷厂家密切配合,加速了这项技术的研究开发步伐,并在此期间达到了成熟和工业化应用的程度。于是,在1995年Drupa印刷展览会上,展出了42种CTP系统。
这一举措立刻引起印刷业对这项技术的极力关注。在1995-1997年之间,就有许多大型印刷公司采用了CTP系统,实现直接制版工艺,但是由于直接制版机在此期间仍十分昂贵,所以限制了这项技术在各中小型企业的使用和推广。1997年-1998年期间,直接制版机的价位大幅度下降,并且直接制版版材开始成熟和发展,所以大量中小型印刷厂开始接受并使用CTP技术。
直接制版系统是一套综合性的多学科技术产业,它包括精密机械及光学技术,电子技术,彩色数字图象技术,计算机及软件技术,新型印版及材料技术,自动化技术及网络技术于一体的自动生产系统,是当代印刷工业的又一次重大技术革命。
数码打样---CTP的左膀右臂
数字打样是支持CTP工作流程式印刷整体数字工作流程的关键技术。它不仅涉及客户,也影响到印刷车间。数字打样技术是近年来印前领域热门技术之一。所谓数字打样,就是把彩色桌面系统制作的页面(或印张)数据,不经过任何形式的模拟手段,直接经彩色打印机(喷墨、激光或其他方式)输出样张,以检查印前工序的图像页面质量,为印刷工序提供参照样张,并为用户提供可以确认签字付印的依据。这种数字式打样技术,不是简单打印输出彩色样张,而是通过复杂的彩色管理软件,使输出的样张能再现与之配套的印刷样张,包括纸张、油墨和印刷适性等多方面的匹配和相似。
时代的进步源于用户的需求
数码打样的起点是1993年国际ICC协议会议成立以后,具体到国内,大约是1995年。由于当时中国应用彩色桌面系统的时间不长,印刷行业的数字化程度不高,加上ICC色彩管理软件的功能较弱,所以数码打样在中国推广的初期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但在短短六年,数码打样在中国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从刚开始的投石问路,到中期推广的步履蹒跚,再到现在的被广泛接受,不论谁都会对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惊奇不已。回顾这段历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数码打样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清晰的效果、快捷的速度、真切的色彩,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一种以先进科技带动市场,最大可能地满足客户需求的理念。
作为全球领先的计算、影像和服务的解决方案的全球供应商,惠普公司在印刷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针对现今市场细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根据印刷、出版市场的不同需求,推出HP DesignJet 5000、惠普“写真手”HP DesignJet 10ps/20ps系列、HP DesignJet 1000等多款数码打样产品,突破了困扰厂家多年硬件技术的限制,为数码打样在中国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正是在以惠普公司为代表的硬件厂商的大力帮助下,数码打样才能在6年间取得巨大的进步。
此外,由于在我国占印刷市场最大份额的是胶印,因此数字化打样技术首先从胶印开始突破。北京目前已经出现了以数字化打样为主的印前公司,而且业务量还在不断增长,如尚品公司和圣彩虹公司,说明数字化打样技术已经被印刷行业所接受。以圣彩虹公司为例,成为了数码打样技术首批应用者之一,购置了惠Designjet5000全开幅面数码打样机,彻底改变目前的工作状态。数码打样机不仅仅可以作为替代传统打样的工具,而且它还可以广泛地用于我们生产的每一个过程中,帮助公司进行内部的质量管理。现在,国内已经引进了几十套直接制版系统,而数字化打样设备是数字化打样系统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预计随着直接制版技术的普及,数字化打样技术在胶印领域会得到很快的发展。但是,数字化打样技术绝不仅仅适用于胶印领域,同样适用于凹印和柔印等印刷方式,而且应该说,凹印和柔印打样更加困难,制版的成本更高,更容易造成返工,返工造成的损失也更大,因此更急需解决数字化打样的问题。只不过凹印和柔印主要用于包装印刷,颜色再现的规律与胶印不同,具有一些特殊性,而且经常使用专色印刷,对数字化打样的颜色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完全模拟凹印和柔印的打样效果也许是非常困难的,在目前还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但如果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模拟80%的打样工作量,减少一次或两次废品,数字化打样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
数码打样的应用源于产品的不断更新
对于我们的输出中心和印刷厂来说,打样更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对现在市场竞争、投资风险的加剧,更要求我们重视投入回报、风险等种种方面。市场上打样产品不胜枚举,每个厂商都拥有各自的品牌产品。然而作为全球领先的计算、影像和服务的解决方案的全球供应商,惠普公司在印刷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以生产级产品惠普“速﹒质”全能冠军HP DesignJet 5000为例,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惠普可以在这个领域呼风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