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医药包装存在的几点瑕疵
药价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有三:生产企业虚报成本;药品包装肥大;流通环节过多。
今年1月7日,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强调:“要鼓励药品生产企业通过简化包装、定点生产、统一配送等形式,为农村和社区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基本药物。
”要实现这一愿望,笔者认为,首先要从药品包装抓起。因为药品包装占药品生产成本的比重相当大,生产成本高,出厂价就高,进入流通领域后再层层加价,最后药品售价必然会高。
当前药品包装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能正确反映药品包装的功能作用。药品包装(其他物品包装亦如此)的功能作用是为了药品在生产、运输、贮存与使用过程中保护药品方便使用。只要起到这种作用,包装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药品包装礼品化。追求华丽、空大、里三层外三层。
三、过分追求包装材料的高档次,药与包不相称。
四、包装印刷追求高档次,理由是为了营销增强卖点。特别是同一品种的不同厂家,在包装上互相攀比。
五、包装大而空。本来1盒(板、瓶)可装2板的装一板,一板可装12粒装6粒,不仅如此,还要加上大、中、小盒层层套。
上述问题必然导致:
一是药品生产成本高。现在药品包装占生产成本的40%~50%很普遍。二是药价升高。药价高的问题,近年来呼声很高,不谈其他因素,包装过“肥”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三是浪费资源。药品包材主要是纸、金属和塑料,而且是一次性消费,同时由于是废弃物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四是给消费者增加负担。大多数药品,售价一般是生产成本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消费者花钱有一半甚至多半是买了包装。
因此,笔者建议:国家药品管理部门在审批药品包装时,将包装用材、包装形式,在保证药品稳定性的前提下,选用廉价的包材,简化的形式作为重要的审查内容。要树立一种观念,消费者要的是药品而不是包装,爱的是药品疗效而不是包装形式。特别是OTC类药品、纳入医保的药品,要在包装审批时就开始控制药价。多年来,我国在药品包装审批中主要是审查包装印刷的文字内容和直接接触药品的包材,而不审查包装的形式。
在审批药品价格时,要对药品包装成本加以控制。比如,OTC类药品和纳入医保的药品,其包装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不得超过某个比值。我国现在是发展中国家,现在不能跟西方发达国家比,我们的老百姓承受不了高档包装的消费。
资源利用审查。控制药品包装大而空,剔除不必要的层层包。我国的药品70%~80%是在医院销售的,很多药品包装的简化对医院和消费者都是好事。也是降低药价的一个有效途径。
同时,鼓励简化包装的制药企业。对于那些从选材到形式采用低廉简化而又能保护药品、包装材料利用率高的药品,国家管理部门从各个方面予以保护。
信息来源:中国绿色包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