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企业的融资租赁问题应该如何策划
印刷企业的融资租赁问题应该如何策划
真正的租赁是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基础条件,根据掌握的产业链条,利用产业优势和租赁技术,组合成一种优势互补,叠加效益和风险控制能力的运营模式。同时降低了风险,促进了资金的流通和设备的流动,不仅解决扩大销售的问题,也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这是一般的贷款方式不可能做到的。
谁来策划,怎样策划?
印刷设备租赁主要同时解决印刷企业融资难和设备制造企业扩大销售的问题。但凡这两家有一家具备策划能力和条件,都不会出现上述问题。因此项目策划应该偏重于租赁资产的管理者—租赁公司、真实出资人或者是他的经纪人和代理公司。不管是谁,都应该具备了解印刷行业,懂得融资租赁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式的能力,同时还应该具备整合能力和说服能力。最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科学的业务流程和有效的风险控制。
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资金不足这一源头,解决问题也是要从根上解决。因此策划不能脱离3个原则:
①满足资本市场的需求。资本市场对资金的要求是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如果租赁结构不符合这条标准,没有出资人的参与谈来谈去都是白谈。另外一个原因是:如果租赁项目不能进入资本市场,其规模不可能做得很大。因此不管怎样策划,首先要满足进入资本市场的基本条件。
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没有风险是不可能的。首先要可控,其次要分散。把风险集中在任何一个参与方身上都不可能完成策划。如果不承担风险还想获利也是很难的。印刷设备是一种比较有吸引力的租赁产品,谁都想在这里分一杯羹。如果只想获利,不愿意承担风险的话,恐怕是分不到这杯羹的。项目的参与方必须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才有资格介入资源整合。
③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租赁就是租赁,出租人出租设备,承租人支付租金,就这么简单。关键问题是有没有可以支付的租金。因此在项目策划过程中,首先要看承租人经营能力是否满足支付租金的要求,承租人愿意拿出多少钱来支付租金。这是一切谈判的底线。没有这个是白谈,超过这个也是瞎谈。
至于租赁设备所有权是否转移,租金需要支付多少,是否需要担保、公证,有几个中间人等问题其实都不重要。因为承租人的支付能力和自身条件锁死了项目的利润点。风险越大的项目参与方越多,要分的利润越少。风险小的项目,参与方越少,可分的利润越多。实际上参与方不是项目策划人主动邀请的,而是为了满足风险控制必须安排的。
其实租赁的做法非常灵活,这样做、那样做都是一种形式。对于租赁资产管理者来说,可能需要这样、那样的风险控制。多一个环节就多一份费用。但是这些费用不可能超过承租人的支付能力,其结果就是在租金的底线上谈责任和分配。最终结果就是降低出资人收益。对于出资人来说,风险和收益成正比,项目不安全,再高的收益也不触及;收益达不到预期,再安全的项目也不做。策划的关键点在于承租人的盈利能力最终是否落实到出资人的条件范围内。
谁是真正的策划人?
在投融资领域中,空谈者太多,办实事的太少,因此潜在的承租企业都怕找不到“庙门”,钱花不少,资料提供很多,浪费时间和金钱。项目最终有可能被否定,还泄露了许多企业机密。
融资租赁本身的特点就是降低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首先企业就不应该把租赁当作贷款做,否则租赁公司也把你当作贷款企业考核,那么就失去了降低机会成本的优势,要承受审贷机构复杂的审批程序的煎熬。
如果企业直接找到租赁公司或相关机构,就没有那么复杂,而且也不用支付任何费用。因为你们之间的业务就是租与被租的关系,不存在“中间人”的问题。如果你对租赁公司或者供货人也不放心,还要深入了解,那么就需要另付费用,与租赁项目本身无关。
辨别是否是真的“庙门”主要有4点:一是该机构对印刷行业的整体认识。如果不了解印刷行业,再大的租赁公司也不做印刷设备租赁;二是是否有类似工厂工艺流程的详细的租赁业务流程。由此你可以知道这家公司是否有能力做租赁业务;三是是否有对应业务流程的支撑文件。这不仅是印刷企业关心的,更是出资人所关心的。因为业务支撑文件才是业务策划中的精髓,没有这个其他都是花架子;最后就是租赁项目真正的出资人是谁,融资手段如何。融资租赁不是企业在融资,而是融资租赁公司在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能力就是项目的融资能力,有时候项目融资能力反过来带动租赁公司融资能力。
进庙以后烧什么香?
不用行贿,不用建立所谓“私人感情”,而是要凭自己的实力和租赁公司谈如何分享这个“印刷业绩”的蛋糕。因此相互之间不是谁求谁的问题,也不是谁害谁的关系,而是合作求发展的关系。信息越是公开,越容易策划,交易越公平。如果没有这个,再多的桌下金钱交易也不行。因为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企业都需要对资金的安全负责,都需要对自己的职务、收益和行为负责。拿别人的钱自己玩的时代已经过去,任何一笔资金都不会无条件地给不负责任的人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