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资料中心 > > 印刷工艺技术

塑料薄膜凹印中的质量问题分析(上)
0
已有 0人评分
评论/评分
所需包装币:0 下载次数:0
上传时间:
2013-11-19 10:24:00
0
分享到:
资源简介

塑料薄膜凹印中的质量问题分析(上)

 

        塑料软包装在商品包装行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在发达国家已把塑料包装的人均消费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八十年代以来,在整个包装领域,塑料软包装材料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消费结构和生活习惯在变化,生活节奏在加快,省时、省力、易存、易放的软包装方便食品及生活用品等小商品包装越来越受欢迎。塑料软包装材料和传统的包装材料相比,具有轻便透明、防潮抗氧、化学性能稳定、气密性强等优势,并且塑料薄膜在印刷复合后,图像格外清新明快,色泽鲜艳,由于油墨夹在薄膜中间,有不易污染包装内容物、不易褪色等优点,同时,有效的保护商品,有着介绍商品、再现商品的造型、款式和色彩的功能,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塑料软包装加工工艺泛指以塑料为基材的特种加工工艺,主要是印刷复合工艺,包括吹塑、电晕处理、制版、印刷、复合、分切、热封和制袋等过程。本文针对一些企业生产中的质量技术等不易解决的问题,对OPP /PE复合软包装印刷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塑/塑复合膜的印刷质量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指导相关产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

     1.凹版印刷工艺

     塑料软包装的印刷主要是凹版印刷。凹版印刷的塑料薄膜印品,具有色泽鲜艳、清晰明快、反差适度、形象逼真、立体感强、印品质量高等特点,是其它印刷方式难以达到的,再者,凹版印刷耐印力高,印刷之后能够进行复合处理,在大批量生产的薄膜印刷中更具优势。

     1.1 凹印机的基本结构

     凹版印刷机由输卷、收卷装置,纵向、轴向套准调节装置,张力控制装置,供墨、印刷装置,干燥装置等组成。各个色相单元如图1所示:

     印刷时,印版滚筒1的下部浸在墨槽3里,通过滚筒的旋转使整个印版涂满油墨,经过紧贴在版面的刮墨刀4时,高出版面的空白部分的油墨被刮净,再经过弹性压印滚筒2施加压力后,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材料(如 :BOPP薄膜)的表面上,经干燥装置5后,形成清晰的图像和文字。

     1.2 凹版印刷工艺

     凹版印刷工艺流程为:开卷(给料)——调节张力——印色——干燥——印二色——干燥—— 对花—— 牵引—— 收卷(收料)。工艺过程中重点控制“四度三力”,即温湿度、速度、黏度和墨刀角度及张力、墨刀压力和胶辊压力。表1是陕西北人印刷机械AZJ901050FM机组式主要技术参数(本文就以此机型为对象进行讨论)。

     表1.凹版印刷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2.质量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塑料薄膜印刷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因一些由塑料薄膜、油墨、印版、设备、工艺技术、工作环境等因素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印刷故障。现就凹版印刷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2.1套印不准(跑版)

     套印不准是指各色版的图文或十字线在承印材料上没有套准。

     产生的原因:a 印刷车间温度、湿度不当,烘箱温度过高,薄膜变形严重;b 印刷色序安排不当;c 前后压印辊的压力不一致;d 传动齿轮与版轴未锁紧,使印版滚筒发生移位或版辊发生弯曲而使印版出现跳动,影响套色精度;e 自动张力装置发生故障 ;f 传动轴转动不灵活或表面粗糙不清洁造成塑料薄膜在传动过程中出现两端的张力不一致。

     解决方法:a、保持印刷车间恒温恒湿,降低烘干温度 ;b、正确安排工艺流程,统一压印辊的压力; c、画线检查传动齿与印版是否产生滑移并加以锁固,并对装配好的版辊进行目测检验,如果有条件的话,可用百分表测试一下版辊的径向跳动,一般控制在0.25mm以下。同时在印刷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版辊的跳动情况,版辊轴应定期校验、调直;d、凹版印刷机一般有四个自动张力检测点,如放料、喂料、出料和收料,尤其是输料和出料张力不平稳时,更影响到套色精度;若是自动张力装置发生故障,找电气人员检查和维修。

     总之,影响套印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解决套印不准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需要摸索一定的规律和技巧。建议先用“摸”、“听”、“看”三字法去处理,就是对相关部件用手去摸,感觉其变化是否异常,听其声音是否正常,观察转动是否灵活,观察各控制器件的工作指示状态、信号检测状态等是否正常,检查发现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三者的灵活运用的过程。如果套印不准的问题还不能解决,还可采用其他方法如“排除法”去分析,就是把影响的因素或故障范围罗列出来,然后逐一排除。但是,影响套印不准的因素非常复杂,很可能不在以上罗列的范围以内,加上本文的内容所限,还需要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去进一步归纳总结或借鉴。

     2.2 色相不照(走样)

     色相不照主要是指印样与原稿相比,颜色出现的差异,包括颜色过浓和颜色过淡。对于叠加色来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印刷过程中多种因素造成的颜色变化引起的。

     颜色过淡产生的原因有: a 油墨所加的溶剂过多;b 油墨沉淀。

     解决的方法是: a 补充新的油墨,把油墨调整为适当的黏度;b 把油墨放入油墨盘或墨槽前应充分搅拌;c 墨槽中添加搅拌装置。

     颜色过浓产生的原因有:a 油墨的黏度过大;b 油墨浓度过大;c 凹版雕刻过深或有损伤。

     解决的方法有:a 对油墨加配方量的溶剂,把油墨调整为适当的黏度;b 添加稀释溶剂;c 重新制作凹版滚筒或填补凹痕;d对于专色来说,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一开始所配备的油墨的颜色就和原稿上对应的颜色有误差,这需要对此做些调整即可。

     2.3 刀线(划线)

     印刷过程中在非印刷图文处出现连续或间断的墨线称为刀线。凹印中刀线尤如胶印中的墨杠是很难避免的,我们只有将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如果很明显就要进行调整。

     产生的原因:a 由于印版滚筒表面光洁度不好,即印版滚筒表面铬层不光洁,使得刮刀不能够将印版滚筒上非印刷表面的油墨刮干净或印版辊筒表面的镀铬层硬度不够,在刮刀压力的作用下,使得铬层被破坏,从而出现一种极细的刀线;b 刮刀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压力的作用以及刮刀与版滚筒间相互长时间的摩擦造成刮刀刀刃磨损;或是刮刀本身具有缺陷,使得刮刀无法将版滚筒非印刷表面(即无网点处)的油墨刮净;c 由于油墨本身颜料细度不够(颗粒过大);油墨在使用中混入颗粒性杂质;因油墨长期使用造成油墨树脂氧化交联无法通过刮刀与版滚筒间的空隙;油墨长时间对刮刀进行冲击,造成刮刀受损;油墨黏度过大,导致油墨对刮刀的冲击力增大,使得刮刀无法将油墨彻底刮净。

     解决办法:a、若是印版滚筒不光洁造成的刀线,可在印版滚筒高速转动的情况下,用特定的砂纸对印版辊筒表面进行打磨(此时应掌握适度)或用特制的工具清理刮刀进行处理;若是由于版滚筒铬层硬度不够造成的,那么就应及时更换版滚筒(此时若用砂纸打磨,会出现更多的刀线)。b、由子刮刀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刀线,可通过如下方法解决:在印刷机开始工作前,首先正确地选择刮刀的种类进行安装;然后检查刮刀刀刃是否残缺并对刮刀刀刃进行适当的打磨;再次要对刮刀的使用压力和刮刀与印版滚筒之间的角度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其达到最佳;最后,注意在刮刀使用一定时间后,要对其进行再次的打磨或是更换。c、对油墨进行过滤或更换油墨亦可加入适量助溶剂并充分搅拌使其颗粒分散均匀;适当调整油墨黏度。(为了减少由于油墨的原因导致的刀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装置进行连续过滤;回收的油墨在使用前应充分过滤,若发现油墨已经凝絮则不得使用。)

 

学习资料评论
评分: 力荐 推荐 还行 一般 较差 很差
您还看过
看过此资料的还看过

©2008-2013   s8p.cn  包装地带网

备案号:粤ICP备120158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