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印油墨印刷故障与处理方法(下)
七、印品粘连
其原因一是气温高而印刷速度快,使油墨墨膜内的溶剂未彻底挥发尽(相对而言),或热吹风
后,冷吹风不足而未熟化干透,也有因油墨的快和慢的挥发速度太大(导致表干内湿);四是
油墨体系侵入了水分子或混入了具有促进氧化性质的物质(如金属铅、钴、锰的盐类),使印
刷后油墨层在贮存期间逐渐氧化(释放)发粘所致。
另外,当油墨进厂后贮存在通风不良的仓库,尤其是连结料软化点低或抗粘防滑剂成分太少油墨,其次是凹印版的版纹太深而转移后印刷墨膜厚而出现回粘。处理方法:在气温度的季节,印刷速度尽可能调慢或在油墨里添加抗粘助剂;二是采用快、中、慢混合型溶剂而尽可能少用真溶剂调油墨;三是当热吹风后,加大冷吹风或调整吹风角度;四是测其彻底干透的墨膜,并按其干燥时间重新调整印刷机械速度;在墨斗或桶加盖或随时盖好油墨,防止水分子的侵入和预防氧化性质的金属盐类;五是将油墨贮存在通风干燥的无潮湿的低温仓库;六是重新制版(版深为25~45cm之间为好,更换软化点较高的印刷油墨。
八、墨膜晶化而难以套印
一般表现为:前一道油墨成膜后很难印上第二或第三道彩墨,其表面已形成了晶化(即玻璃
化)/其主要是因两种油墨的性质不同或组分不同,复溶性(即亲合性差)不良;二是在油墨体
系特别是热天操作中加入过多的硅润滑剂;三是复合油墨成膜后其表面缺少能形成微粗表面
的亚光或抗粘、抗静电剂而导致其表面太光滑;其四是印版版穴(图纹深度)过浅或油墨流动
性过大或粘度高所致等。
处理方法:在油墨体系适量加大真溶剂量以提高其复溶亲合性,调换与上一道色相同的油墨
(同性质品牌及厂家);二是尽可能选用含有硅润滑剂的油墨为上一道色,等稍有微粘时就印
第二或第三道油墨。在复合油墨里适量加入亚光粉(以不影响其表面光泽为标准)或减去抗粘、抗静电剂量,调换印版或重新制25~45 μm深浅的图文印版,也可选用含量高而粘度小,但滚动性大的油墨,定期消除印版墨结。
九、复合牢度差
里印复合不牢固,多是因油墨体系或印刷过程稀释后,该油墨体系中树脂的含量过少或油墨
粘度太大造成的,也有未选对专用油墨及复合胶粘剂造成的脱离。另一方面,油墨与承印物
的表面张力差距太大和印后未熟化(冷却)便复合,或溶剂未挥发完全干透以及油墨硬度过小
(成膜过脆、过厚/此指版太深)。特别是承印材料未处理好,印压又小而出现的不耐揉搓和
被撕揭现象。注:表面张力的控制主要是对承印材料的电晕放电处理而言。
处理方法:采用树脂含量高但粘度又小的印刷复合油墨,根据油墨厂提供的品种型号选用同
承印材料同性质的油墨及粘合剂;二是调整印刷机械的表面张力控制器(使其在38dyn/cm2范围,由于不同溶剂型油墨的初干或彻干的时间不同,所以应在48h熟化完全后重新复检其粘附牢度(例如是因粘度而导致干速及附着不牢,在采用175线印刷层次版印刷时,其技术参数是:白墨/粘度25~30S/25℃·涂4杯(40~100 m/min印速);而彩墨粘度应控制在28~33S/25℃·涂4杯(100~140m/min印速)范围。而实际应用则平均低5 S左右。其五是短时间复膜的印刷物,其稀释油墨的粘度再低3 S左右或采用快干溶剂为主,慢干溶剂为辅,促其溶解氢键力的紧密结合。七是调换深度为15~35μm之间的印刷辊筒。八是如油墨出现水纹状,应临时添加调金油或专用稀释剂,最好采用油墨厂为其专门生产的稀释剂,或TM3等。九是按照“两维方法”设计调配稀释剂,以避免附着不良。
十、不耐蒸煮或有气味
在印刷复合后,其包装不耐蒸煮,大多在消毒后印迹渗化(染色)或软化点较低的酰胺类树脂
的迁移而造成图文模糊、发虚、褪色,或残留的溶剂气味,仍会缓慢向内或向外部逸出一般
这种现象是因油墨本身不耐热,热和压力过大后更为明显。有气味是因印刷过程中加入了丁酮或甲苯溶剂较多,或采用了聚异氰酸酯类复合胶水而造成的。虽经热风、冷风吹后,印刷复合工艺结束了,但当该包装在消费过的二次、三次消毒过程中残留在胶料中的游离氰基难免会再次产生。同理。如采用上述材料,故障同样会重演。因为印刷胶料复合的一瞬间要想溶剂挥发完全、墨膜、胶料干透是很难的。尤其是在检测控制仪器不甚完善的条件下的,小型包装印刷厂家更难解决。
为此,建议采用如下处理方法:
①在油墨里应尽量少加或不加上述溶剂或胶粘剂。②加大热吹风及冷吹风,尤其要待干透后再去复膜。③油墨在稀释时应以快干溶剂为主或采用挤出复合。④调换耐热颜料的油墨品种,制墨时应选择酸值小、树脂或耐光性透明染料,选用非偶氮型颜料、染料,避免中毒或致癌物质的产生,或添加1%油墨厂生产的固色剂。⑤印刷过程中可在墨斗上加一顶盖,以防水分子侵入而染色(尤其是酸性物质的侵入染色)。⑥控制不同溶剂的挥发残留量。
十一、脏版(或叫印品带脏)
里印油墨脏版几乎同表印油墨的脏版一样。其原因是:①版辊筒镀铬粗糙这是最常见的故障
原因;②在非印刷面上朦朦胧胧有一层薄油墨(有时也有不同规则的条块状);油墨对铬表面
润湿性较强,造成刮刀刮不净;④刮刀迟纯或角度不对;⑤油墨初干太慢或丝头太长。处理方法:①如新版辊筒的镀铬表面粗糙,可在油墨中使用快干溶剂,以便使刮刀与压印辊筒间形成的薄油墨层干燥,数小时后,铬表面被磨合好后,再换正常溶剂;②换用新刮刀并
调整其角度;③加溶剂,尤其要加快干型溶剂以降低油墨的粘度—如撤淡剂或调金油;④是加入浆状钙类以降低其丝头而增加印刷油墨的墨层厚度和流动性。
信息来源:中国包装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