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资料中心 > > 数码印刷及其它
资源简介
数字技术催生新印刷方式
数字技术催生新印刷方式
|
当前印刷业重点工作之一是启动“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工程”。
数字印刷是数字技术催生的一种新的印刷技术方式,具有无版、实时、可变数据、更具个性化等特点,尤其是喷墨数字印刷,采用无接触式喷墨成像方式,可以在各种介质上任意临面、多色组印刷,非常灵活,被公认为当代世界印刷技术的制高点。
喷墨印刷:数字印刷开发的重点
数据显示,喷墨印刷与传统印刷的成本临界点已经达到1万印,可适应3/4的印活。用数字、网络技术改造印刷工艺生产过程应该说是世界性趋势。数字印刷可以开拓新的印刷领域,印刷数字化可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印刷产业,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结合,能够带动整个印刷产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发展我国当代印刷技术的重大突破口。
当然,这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
数字印刷的重点是开发喷墨数字印刷,其主要内容有:喷墨控制关键技术开发;数字前端软件工程开发;供墨系统的研制;喷墨头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数字安全防伪印刷关键技术开发;设备制造关键工艺的开发。
喷墨数字印刷中的机械系统与传统印刷设备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它没有传统印刷中的印刷单元,但喷墨印刷是非接触式、无压力印刷,因此对印刷设备的要求
更高,对设备制造工艺的要求也更高。
喷墨数字印刷的技术关键有三:(1)适合于喷墨印刷的高速介质传送技术及张力控制技术;(2)适应于数字喷墨印刷机械平台的无轴伺服驱动技术;(3)适应于高速喷墨印刷系统的机械控制自动化技术。此外,还有系统集成、中试基地及产业化建设。
喷墨印刷开发的主要目标有以下4个方面:
■研制完成喷墨印刷的核心技术,在喷墨成像质量控制技术、文字与图形边缘增强技术、分布式栅格图像处理速度、文件格式兼容技术、数字防伪印刷技术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研制完成面向多种应用领域(如标签印刷、商业印刷、出版印刷等)喷墨印刷机,并进行样板客户的应用示范。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印刷速度不低于150米/分钟,分辨率不低于600dpi,幅宽不小于420毫米。
■形成不少于100项发明专利。
■形成技术先进、质量稳定、工艺配套的批量生产能力。
印刷数字化:产业增值服务的发展空间
印刷数字化重点要抓的是:内容资源数据库应用示范,高性能直接制版(CTP)技术设备及版材开发,全数字化生产及管理流程研究和应用示范,高性能印刷设备数字控制关键技术开发,汉字字体库数字化技术开发,数字纳米制版关键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印刷数字化开发目标:内容资产数据库应用示范。可分别建立文艺出版资产、建筑工程资产数据库、包装广告等示范工程,以带动我国印刷业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的条件下,实现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发等一体化服务,使厂商和用户共同分享数字化的文档、表格、票据、图形、图像、视频、音频,动画以及网上信息、电子邮件等内容资产,为印刷业提高生产力和实现以增值服务创造新的发展空间提供示范。
高档CTP版基:实现国产化
CTP设备及版材的开发目标为:就高性能CTP设备方面,要提高CTP设备成像质量,对位精度、版材适应性、曝光能量自动校准等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提高CTP设备稳定性,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提高30%;要完成高性能CTP设备的产业化,形成稳定生产能力;此外还要完成专利15项。实现高档CTP版基国产化;版材生产成品率提高10%;版材性能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完成高性能、环保型CTP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完成专利10项,以及形成产品标准。
生产管理:全流程数字化
数字生产及管理流程开发目标有:研制完成自主的数字预检、数字陷印、数字拼版、数字挂网、油墨预制等关键技术,在数字预检的准确性、陷印的处理效率、复杂拼版的适应性、油墨阈值的准确性以及新型调频挂网和混合挂网的质量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较完整的面向书刊印刷、报业印刷和包装印刷的全数字化生产系统和管理系统,并建立样板客户的应用示范;完成对全流程色彩管理与服务平台的研制,完成对关键数据和测试结果的计算和统计分析,确定符合正常生产条件下的最佳标准和规范。
印刷设备工艺:数字化、网络化
印刷设备数字控制关键技术开发目标是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控制技术全面提高国产对开多色胶印机和卫星式八色柔印机的整体性能,开发出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高性能对开多色单张纸胶印机和卫星式宽幅八色柔印机,并形成10多项专利技术。
数字纳米制版生产工艺技术开发的主要目标是结合印刷行业制版要求,制备出直接制版商业机,完成绿色制版技术的系统集成和优化;建成年生产能力达150万升级规模的纳米复合转印材料、600万平方米级规模的超亲水版材涂布生产线,完成绿色制版技术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产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产业化技术;制定相应技术质量标准;实现绿色制版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 | |
学习资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