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出发谈影响油墨干燥速度的因素
油墨本身的性质
这一点主要从油墨的主体部分—连结料谈起。油墨在纸张上的干燥分两个阶段,即固着和干燥结膜。油墨由液态转变为半固态,不能再流动转移,这是油墨的固着阶段,也是油墨的初期干燥;半固态油墨中连结料的主体部分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完全干固成膜,这是油墨的彻底干燥阶段。
一般油墨干燥分为渗透型、氧化结膜型、挥发型3种形式。使用矿物油为连结料的油墨为渗透型干燥,以干性植物油为连结料的油墨为氧化结膜型干燥,以挥发型溶剂为连结料的油墨为挥发型干燥。现在常用的快干亮光型胶印油墨中树脂占35%~40%,干性植物油占30%左右,高沸点煤油占15%~25%,这种混溶状态决定了油墨的干燥形式是渗透和氧化结膜相结合的干燥形式。
可见,油墨中连结料的性质在油墨干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以上理论,结合生产实践以及与油墨厂商的沟通,我们将原来承印60g/m2以上纸张所用的天狮TOW-729更换为TOW-779,以加快油墨的干燥速度。
纸张的pH值
若纸张呈酸性,则酸性物质与干燥剂中的多价金属作用,生成溶于油脂的产物,阻止油墨的氧化结膜,抑制了油墨干燥。一般而言,酸性越大,阻止或破坏油墨氧化聚合反应的程度越严重。
我们检测了纸张的pH值,同时与纸厂取得联系,要求纸厂对此批纸的pH值进行反馈,结果纸厂的结论为:此批纸在生产时,调低了pH值,即增大了酸性。于是,我们又为油墨干燥速度慢找到了一个原因。
润版液的pH值
一般润版液的pH值低于3.8时,润版液中的氢离子就会和金属的催干剂发生置换反应,破坏催干剂原有的分子结构,影响油墨在纸张上的干燥速度。为此,通过反复测量与实践,我们规范了单张纸印刷的润版液的pH值;天热时,pH值控制在4.8~5.5之间,此时润版液的添加量为2%~3%;天冷时,pH值控制在5.5~6.0之间。将润版液的pH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加快油墨在纸张上的干燥。
给水量
根据水墨平衡原理,若版面水量过大,则版面墨量也会增大,这样,印迹墨量就会过大,油墨的干燥速度就会减慢。因此,应尽量减少给水量,用最少的水量与印版上的油墨相平衡,才有利于加快油墨的干燥。同时,若版面水大、墨大,极易造成油墨乳化等问题,更不利于油墨干燥。因此,减少给水量,也可以加快油墨在纸张上的干燥速度。
环境温湿度
若环境的相对湿度较高,纸张的含水量会增加,这些水能够直接参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水解,使纸张酸性成分增加,阻止油墨的氧化结膜,进而影响油墨的干燥速度。反之,则油墨干燥相对较快。若环境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利于加快油墨氧化结膜,从而加快油墨干燥速度。反之,则会减慢。
实践证明,环境的最佳相对湿度为50%~75%,保持车间空气流通,使印刷品在空气循环良好的环境中存放。而环境温度则要随季节不同而变化,最好保持在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