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OK了海外用户,却KO了自己!

发布日期:2015-05-18 文章来源:包装地带
  

2015年4月23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印度小米4I的发布会上,一句“ARE YOU OK?”爆笑全场。会上发布的小米4i配置逼近苹果,16G版售价仅相当于人民币1200元,是IPone6印度市场价格的四分之一,比中国市场同等配置还要便宜800元,简直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饶是如此,雷布斯还要弱弱地问声“ARE YOU OK?”,中国制造业的软弱与轻贱让人声声叹息。

看着我的湖北老乡,当代最红的现象级偶像飙出这句媚气十足的英语时,我似乎感觉到深埋在肚子里的“米粉”正泛起阵阵酸腐。把环境污染、低工资高强度工作留给了国内同胞,却把低价产品送给洋人享用。仔细想想,几十年来中国的制造业不都是这么干的吗?


中国制造业利润畸低的原因

多年来,中国制造一直以低价作为拓展国际市场的终极武器,格兰仕和小米更是被同行称为价格屠夫。1996-2008年,格兰仕微波炉先后进行十次价格战,将微波炉售价从3000元生生拉到400元上下。小米则将大屏智能手机从1000元一次性下拉到600元。通过不要命的价格竞争,中国制造业固然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企业利润极为低下,企业面临被KO的危险。

由于失败的教育体制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加上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国制造业一直无法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以智能手机为例,CPU、触屏、摄像头、甚至操作系统等核心部分均由海外生产,这也是中国制造牛不起来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低福利和高税负是世界出了名的,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价值1000元商品的税收数额:中国700元,美国168元,日本186元,欧盟15国300元。背着重负与海外竞争,还真是难为了中国的制造企业。

此外,人工成本高涨,人民币汇率升值,独步世界的高油价、高电价、高路费等犹如插在中国制造业身上的几根血管,正源源不断地抽走大量血液。


低价有可能KO中国制造业

近年来,中国智能手机异军突起,一直是国内媒体津津乐道的事情。然而有一组数据却让人心寒,2014年第四季度,苹果和三星两大厂家分享了智能手机行业102%的净利。这就意味着占据全球智手机出货38%份额的小米、华为、联想、中兴、酷派等企业整体上处于亏损状态,铁的事实证明,低价销售对中国的制造业是极大的伤害。

2014年国内彩电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已经跌至1.5%左右,成为各大家电品类中的最微利行业。2013年空调行业利润仅8%,近年来空调行业价格战激烈,降价幅度已经超过8%。2014年中国食品工业利润率不断下跌到7%。参考某官员所说的“分分钟搞垮一间厂”,在中国的制造企业还要在应酬官员、客户公关等方面花费很多成本,实际上很多制造业已经进入“零利或负利时代”。

一份名为《2008至2014中国制造业500强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利润率仅为2.7%,远低于世界制造业的利润率。在制造业500强企业中,利润率低于2%的企业数量达到259家,利润率介于2%到10%之间的企业数达到187家,利润率大于10%的企业仅有23家。

中国制造如此外强中干,根本原因还在于低价竞争和人工、税负沉重。在人工、税负无法减轻的情况下,企业如果再不提高产品利润率,很可能被低价竞争KO。


低价竞争令中国很受伤

中国制造业利润微薄,企业无力进行产品研发和转型升级,制造业陷入恶性循环不能自拔。2014年4月15日,广东中山格兰仕工厂发生员工不满工资太低而打砸工厂的事件。与此同时,美的工厂也出现“工人主动停工”,格力则被曝克扣员工数千万奖金,被扣上“血汗工厂”的帽子。劳资关系日渐对立,让中国制造业失去了企业员工这笔最宝贵的财富。

目前,中国制造业就业人口接近1亿,他们中间很多人每天需要工作十小时以上,很少能享受到周末休息。但就是这一群比工蜂还要辛勤的群体,在“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的压迫下,仍然很难养家糊口。中国制造业,我为你感到羞愧!

郎咸平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2010-2013年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45.3万家减少到35.3万家。这意味着大约二千多万个制造业岗位消失了。进入2015年,节节下滑的中国进出口数据表明中国制造业最壮观的倒闭潮已经来临,大批企业在转型升级无望的情况下不得不大量裁员,更可怕的是绝大多数产业工人还没有储备好过冬的棉袄和面包。


“卅年一觉共富梦,一夜回到改开前”。中国举全国之力,为全世界贡献了80%的电脑、80%的手机、70%的服装、60%的鞋、90%的打火机、90%以上的电器电子产品。到头来中国得到了什么?除了污染的环境、爆发的癌症、高企的公司负债、疲惫的工人、跑路的老板之外,中国制造业似乎什么也没得到。

善意地提醒中国制造行业的企业家们,在争取用户 OK时,先保证自己不被KO。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包装地带立场

相关新闻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