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牛奶、纸张全都要涨价了!工资也应该涨了

发布日期:2018-03-01 文章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引言啤酒、牛奶、卫生纸...纷纷加入涨价阵营,一时间,“涨价”成为2018年整个快消行业的关键词。


2018年刚开始,工资还没涨,各种熟悉的商品却是“涨”声一片。是不是你也感觉钱包要被掏空了?


近日,一份显示来自杭州娃哈哈集团销售公司,关于娃哈哈系列产品调价的通知显示,自3月1日起,娃哈哈将对旗下茶、果汁、快线、激活、红飘水五大系列产品的供货价进行调整,并规定了每瓶产品的最低零售价分别不得低于3元、3元、4元、4元、2元。


不过,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娃哈哈集团宣传部负责人称,该文件为伪造,娃哈哈只是调整了少数产品的部分促销政策。


虽然娃哈哈方面否认了涨价通知,但未否认“少数产品的部分促销政策取消”可能引起的产品市场价格上涨。有商家向媒体表示,有收到关于涨价的消息,其中营养快线产品供货价可能每箱上涨5元,平时零售价5元/瓶,每瓶的毛利也就几毛钱。


啤酒、牛奶、卫生纸集体涨价

实际上,今年以来,已有多个消费品企业相继发布调价函,涨价已经成为整个快消行业的“关键词”。


1
啤酒


今年1月,啤酒行业迎来近十年来的首次集体涨价。青岛啤酒先对部分区域的部分产品进行价格上调,平均涨价幅度不超过5%。华润啤酒也确认,将从2018年1月1日起对部分产品价格进行上调。


2
白酒


2017年12月底,贵州茅台发布公告称,自2018年1月1日起,适当上调茅台酒产品价格,平均上调幅度18%左右。


3
饮料


1月,康师傅饮品发布提价函,预计从2018年1月10日开始执行新价,其中康饮茶/果汁系列提价2-3元。


无独有偶,统一乳饮产品近日也发出了调价通知:从2018年1月23日起,对统一乳饮部的零售价进行有序的优化,产品涉及茶饮如冰红茶、绿茶;果汁涉及冰糖雪梨、鲜橙多。



4
牛奶


有机构调研数据显示,自2017年底至2018年1月中,光明、蒙牛、伊利等液态奶龙头公司部分产品已经开始提价。光明提价品类主要是华东地区巴氏奶产品,伊利和蒙牛以低温酸奶产品为主,同时部分常温乳饮料也有提价,平均幅度5%以内。


5
卫生纸


有媒体从连锁超市大润发处获知多家主要家用卫生纸大厂已经确定,最快 3 月中旬、最晚也要在 4 月对现有的品牌卫生纸进行调价,涨幅达 10% 至 30%。



紧接着,国内多家纸企也在近日调高产品价格。福建省联盛纸业宣布,牛卡和高瓦在原价格基础上统一上调300元/吨,武汉金凤凰纸业、浙江鸿昊集团也相继发出涨价函,将原纸价格上涨200-300元/吨...


纸企纷纷调价,意味着日后不只卫生纸价格要涨,文化用纸甚至纸箱,可能也要跟着涨价。这令不少网民直呼,“后悔双十一没多囤点纸”。


涨价不只是成本上升

对于集体涨价,这些企业普遍将原因归咎为:原料价格上涨,运输成本、人工成本上涨、环保税开征等,导致的生产成本上升。


从实际看,这两年,原材料成本确实有所上涨,比如在啤酒行业,啤酒的原料主要是大麦,一般啤酒厂也没有自己的麦芽厂,大部分是需要采购,近两年,原料麦芽的成本上涨约10%。


从整个快消行业来看,饮料行业为涨价的主力军,成本上涨也的确是“罪魁祸首”。比如饮料制品中不可或缺的原料白糖,价格上涨就尤为明显显著。


数据显示,2015年5月,白砂糖的价格为5500元左右,之后一直稳定在这个价位,2016年初开始上涨,至2017年全国各地糖均价达6500元/吨左右,周涨幅在60~140元/吨。


此外,2016年以来,由于国内环保力度加强,快消品利用量很大的纸箱、塑料瓶等价格都有较高幅度上涨,食品饮料行业毛利率往往较低,像统一、康师傅等企业,部分低毛利畅销产品只能选择通过提价保证盈利。


食品饮料行业的集体涨价,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引发的生产经营压力增大,这个理由当然无可厚非。但透过涨价现象背后,折射出市场升级与行业调整大势。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消费品行业涨价内在因素是企业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


居民消费水平上升,中等收入群体扩容,消费者对于高质高价的消费理念日趋认同,无形中推动了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于消费品价格的敏感度也随之下降,这为消费端涨价提供了可能。


借此,企业也可以主动研发创新产品,改善产品品质,进一步拓展中高端市场,以满足市场的更高需求。


每日经济新闻援引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的观点认为,“虽然短期内部分产品价格上涨将对利润提升有帮助,但如果产品创新跟不上,渠道价差压缩,经销商得不到红利,长久下去对企业来说不会有明显的效益。”


相关新闻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