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仗怎么打?中国对美出口前百强分析

发布日期:2018-04-08 文章来源:包装地带
  

●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悦涛


川普开启贸易战,牵一发动全身。


拜全球化所赐,中国出口的商品,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中国的出口结构,民企、外资、国企的比例大致是45%:40%:15%。如果算进出口总额,则外企占比约一半,民企+国企占另一半。(港澳台资一直被划归“外资”。)


外资是被低估的,在龙头效应和产业链话语权上。


从企业角度看看中美贸易战的形势。先上图:


这张榜单上,外资总共占7成。大陆企业占比仅三成。而且其中很多大陆企业是贸易服务商,而非制造商。


其中台资企业是中坚力量,占比近4成。包括鸿海系(富士康)、广达系、仁宝系等等。


郭台铭2012年时聊天说,富士康在当年前几个月占中国全部出口额的近7%。“我们一家哦!”他自己都有点被吓到。


整体上,富士康长期占中国对外出口的5%-7%。


两岸一家亲,企业家最有体会。日资已不多,毕竟有芥蒂。美资企业(连合资在内)都有14家。


这个企业角度的对美出口贸易图,是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


 1  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地球上无出其右。印度太慢,越南太小,中东太乱,东南亚太散。


 2  中国的贸易顺差,落实到企业层面,是被全球的企业赚走了。包括美国自己的。中国大陆只是加工车间和中转平台。


 3  大量外资企业长期占据榜单龙头位,不是大陆不屑于做,而是还没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链环节。哪怕只是组装加工贸易。


这点得有清醒认识。在全球分工的产业链里,中国大陆迄今还是被动配置的位置,原因在于技术话语权。


外资对中国现阶段的工业化以及对外贸易,仍然极其重要。


 4  中国对外资虽然有限制,但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工厂,是比印度这些国家采取了远为激进和优惠的外资政策。也是为了“市场换技术”。


结果是两面:短期迅速集聚产能、促进繁荣、创造奇迹。长期,挤压了民族产业,换来的技术有限。


当然,在川普眼里,我们“拿来”的技术已经太多了。


 5  从中美对攻的领域看:


美国针对的是中国目前自主创新的产业,而不是原有的外资出口产业链。


如果上面这份百强榜一直是外资唱主角,美国可能不会这么在意。美国担心的是,中国企业升级成功,在对美出口的榜单里不断上位,把外资企业挤出。


这也是现实发生的事情:一方面中国企业大多数还处在低端、中低端阶段,在大多数领域与外资尚难抗衡;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已经处在升级和进口替代阶段。


这个事情在老外看来是比较可怕的。因为在以上榜单之外,我们看不到的那部分民企出口创汇,大部分发生在分散的小商业领域。但是中国人一旦进入,都把全世界的饭碗都给抢了。


如果中国企业稳步升级下去,蚕食的行业会越来越多,等级也会越来越高。


所以,硬杠总是难免的。


 6  别拿贸易战不当回事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深化的就是外向型经济。也就是外资和外贸“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体制。


假如贸易战不可避免,那要看的就是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和产业链主导权。


看顺差/GDP比值,是个极其机械的指标。外资和外贸给中国带来的技术、管理、效率、供应链及周边产业链、就业、外汇盈余……


是没法用顺差额度去衡量的。也不是内需更不是拉动消费就能解决的。归根到底,是个生产力问题。


未富先骄和未富先老,在现阶段的中国都有点过头。


这场贸易仗,不是怎么打的问题,而是怎么谈。


首先是看清楚自己,看得懂别人。


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相关新闻NEWS